知礼节,守进退,修心立世(散文)
文/郭卫东
生活犹如一场盛大的宴席,我们置身其中,言行举止便是这场盛宴的佐料,或为其增香添彩,或让其变味失色。在酒场上,我曾目睹这样一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诸多关于为人处世的思考。
那次聚会,主家热情招待,原本的安排里并没有后来加入的那位仁兄。出于礼貌,主家请他坐在下首位置。然而,这位老兄一坐下便开始夸夸其谈,丝毫没有察觉到现场气氛的微妙变化。他只顾着自己高谈阔论,全然不顾主客之道,完全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在场的人虽未当场发作,但心中的反感已然滋生。而他却浑然不知,还自我感觉良好,继续滔滔不绝。这不禁让我感叹,一个人若是不懂礼节、不知进退,即便拥有再好的口才,也只会适得其反。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些人为人实在,话语不多,却能在人际交往中收获越来越多的朋友。他们或许不善言辞,却懂得用心去倾听,用真诚去待人。他们在合适的时机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总能敏锐地感知他人的需求和感受,以礼相待,进退有度。与之相反,有些人在酒场上热衷于夸夸其谈,总爱表现自己,看似风光无限,可时间一长,身边的朋友却越来越少。他们过于自我中心,只想着展现自己的风采,却忽视了与他人的互动和尊重,最终在人际交往中逐渐被疏远。
我们都渴望被人喜欢,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为何有些人能轻松做到,而有些人却渐行渐远呢?究其根源,“知礼节,懂进退”是关键所在。知礼节,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约束。它体现在每一个细微的举动中,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次礼让,都能传递出我们内心的善意与修养。懂进退,则是一种智慧,一种能准确把握时机、权衡利弊的能力。该进时勇往直前,该退时谦逊避让,不盲目冲动,不固执己见。
为人处世,需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我们是否在不经意间忽略了他人的感受?是否因为急于表现自己而失了分寸?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加以改进。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要坚守初心,不被虚荣和浮躁所迷惑。保持一颗安静的心,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跟风。用真诚和善意去对待每一个人,用知礼懂退的智慧去经营每一段关系。
就像老百姓常说的“有眼力见”,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它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人和事,根据不同的情境做出恰当的反应。做一个“有眼力见”的人,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喜爱。
在人生的道路上,让我们以知礼节为基石,以懂进退为指引,不断砥砺前行。做一个安静而又温暖的人,用良好的修养和智慧的处世之道,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赢得他人的认可和真心相待。如此,我们方能在这漫漫人生旅途中,收获真挚的情谊,享受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简介:郭卫东,笔名石头,梁山人,大学文化,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青年诗人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文学社签约作家、宁古塔杂志社签约作家。已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新闻、通讯等约300万字。作品发表至《诗歌月刊》《青年博览》《打工杂志》《人民公安报》《山东广播电视报》《山东法制报》《人民权利报》《寿光日报》《济宁日报》《菏泽日报》《警钟长鸣报》《作家文学》《天府散文》《济宁文学》《鲁南文学》《鲁西诗人》《齐鲁文学》《江西作家》《三秦文学》《青年文学家》《千秋诗刊》《奉天诗刊》《北国作家》《中国人民诗刊》《世界文学报》等。2005年出版个人诗歌选集《漂泊的思绪》一书、2013年主编出版书画集《曹州书画百家赏析》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