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度假的日子作为孝道
难得的休闲忙于回家的路上
这便是幸福,难得的闲中作忙
用亲情消解一度疲劳
便是每个劳动者的向往
每个人都是劳动者,劳动光荣没高低
高压线上蜘蛛侠,为了众人
生活的光明放弃节假
黄马甲的环卫工,为了众人
生活的洁净没有休假
保家卫国戌边军人,为了祖国平安
钢枪在握牺牲了多少节假
科技之巅的工作者,为了祖国强大
争分夺秒忘却了应有的假期
还有好多劳动者,为了生活
从来没有享受过任何假
中国人的五一,不是传统节日
不与国际劳动节接轨
休假探亲尊孝道,不休者
便是报效祖国高品质
可他们都有至亲至爱啊
为了大爱忘我的劳动,忍痛坚持
牺牲自己的亲情,只为换取
众人的幸福而努力
诗评:
《中国人的五一》,劳动伦理的多维镜像与当代解构
凌子的《中国人的五一》以节日为棱镜,折射出当代中国劳动伦理的复杂光谱。诗人通过解构"五一"这一国际劳动节的本土化形态,展现了传统孝道、现代职业伦理与国家话语在节日时空中的奇妙交融,完成了一次对劳动价值的社会学诗写。
诗歌第一节以"孝道"与"休闲"的悖论开篇,揭示中国式劳动节的独特内涵。"度假"与"回家"的并置、"闲中作忙"的矛盾修辞,精准捕捉了当代中国人节日生活的真实状态。诗人敏锐地发现,在西方语境中强调休息权利的劳动节,在中国却异化为"亲情消解疲劳"的伦理实践,这种文化转译现象本身就值得深思。
第二节的铺排极具匠心,诗人用蒙太奇手法剪辑出五类典型劳动者形象:"高压线蜘蛛侠"的电力工人、"黄马甲"环卫工、戍边军人、科技工作者以及"为了生活"的匿名劳动者。这些形象构成垂直的社会剖面,每个意象都经过精心设计——"蜘蛛侠"的流行文化引用消解了劳动话语的沉重感,"钢枪在握"的军事化表达强化了奉献色彩,"争分夺秒"的科技工作者则暗示全球化竞争压力。诗人通过"放弃/没有/牺牲/忘却"等动词的递进式变奏,构建出劳动神圣化的修辞链条。
第三节的升华处理显示出诗人的思想深度。将"休假探亲"定义为"尊孝道",将"不休假"解读为"报效祖国",这种二元划分巧妙对应了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中国人总是活在"家国天下"的同心圆伦理中。诗中"大爱"与"亲情"的辩证关系,暗合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推己及人思想,而"用他们的努力换取众人幸福"的结句,则近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诗意诠释。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口语化表达消解了说教感,排比句式形成劳动赞歌的韵律感。意象选择兼顾典型性与现代感(如将电力工人比作蜘蛛侠),使传统劳动题材焕发新意。"没品位"这样的俚语插入,打破了颂诗体例的庄重感,增添反讽维度。全诗结构呈"现象—例证—升华"的经典三段式,但每个段落的内部节奏都富有变化。
这首诗的当代价值在于,它既记录了转型期中国特有的劳动文化景观,又隐含着对劳动异化的温和批判。在"996"工作制引发广泛讨论的今天,诗人展现的不仅是劳动者的奉献精神,更是这种奉献背后家庭团聚权的让渡。那些"为了众人幸福"的牺牲者,他们的个体幸福由谁来保障?这种隐而不发的诘问,使诗歌超越了简单的礼赞,成为一面映照劳动伦理困境的多棱镜。
朗诵:李玉敏,网名,红梅傲冬。1981年毕业于河北建工学院,就职于沧州市政,现退休。喜欢运动,热爱诵读,愿用声音诠释美文,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