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
作者‖古榆苍劲
每年的三四月份,北方的槐花就会由城里陆陆续续开到农村。不是嫌弃农村贫穷,而是每年开春的时候农村还真是有些冷。槐花的种类很多,但是主要是紫色和白色。紫的,被唤作紫穗槐,一袭霓裳着身,楚楚动人,妙不可言,挥一挥长袖,舞动久违的青春活力!白的,圣洁纯粹,一尘不染,唯远观,不可亵玩,在所有的动植物当中,只有蜜蜂敢去轻轻地触碰她的花蕊!
我爱槐花!爱她的纯正无邪;爱她的无私无弊;爱她的执着和带给人们的无限启迪!美丽是流淌在血脉中,浸透在骨髓里的,只可默默心念,不能轻易言谈。有展示,才有心动,说的是槐花高贵的品格。不是敞亮在光天化日之下,有谁会体味到她的与众不同,内涵丰富?由此可以溯及到人类。
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每天都生活在人间烟火之中。假设一个人把自己包裹起来,封闭得严严实实,透不过气儿来,那么他,即使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也难以施展他的本领,不会充分实现他的抱负、证明他的价值。
反言之,这个人尽管其貌不扬,甚至酷似一只丑小鸭,但是,他懂得怎么去为别人着想,怎么去与人相处,怎么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怎么想方设法将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那他的生活就会变得可圈可点,甚至无以复加,他就会使很多人不能比拟,望尘莫及。在人生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的人相貌平平,长相并不漂亮但是非常讨人喜欢;有的人长相并不差,甚至是花容月貌,奇怪的是,就是没人待见他。这就是说,动植物的形象往往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人的涵养在他的修为和品味上才能得到体现。善解人意的人开口闭嘴都能让人感觉到心情舒畅,愿意与之交往;素质和文化内涵低的人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总是使人不自在、甚至厌烦。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恐怕道理就在于此。回过头来,还说槐花。槐花除了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对人们的味觉冲击力极大。
槐花的味道不可猛吸快吮,只能细细品味,用几个比较熟悉的词来形容那是再好不过的了,那就是,对于槐花来说,初品,甜而不涩,使人提神醒目、心旷神怡;深品,肠胃皆新,通透肝脾肺脏,细嚼慢咽,荡气回肠!
记得小时候,槐花主要是被人们撸下来,喂兔子;那时候,白面很稀缺,作为一种应时菜,人们还把槐花掺到玉蜀黍面或者杂粮里边,蒸窝窝头吃,充饥,口感还是比较不错。后来,生活条件一天天逐渐变好了。人们把槐花变着花样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但是,吃起来总是找不回当年的味道。这就好比朱元璋称帝之后,还念念不忘他吃的“天下第一美食”,那些御厨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最终也没有做不出令他满意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时空转换,世事变迁。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处境不同,心境也就不同,衣食住行各方面的感觉大相径庭。
今年槐花的开放,既是去年未开槐花的接续,又是明年需开槐花的先驱,前边有“大老板”,后边有“包工头”,她这个“中间商”的确很重要。在春风和暖阳的呵护下,槐花从芊芊嫩芽逐渐形成小小蓓蕾,再缓缓展开串串花朵儿,簇拥着,盈满花穗,然后受到大地的召唤,落英缤纷、残花席地……经过夏天的炎热,秋天的凉爽,最终走向辉煌,将长长的槐荚饱满,秋收冬藏,赓续来年春天再次的绽放!轻风吹拂着,槐花的清香淡淡的飘洒在春与夏的分水岭上,久久地不肯离散,久久地不肯离散……
2022年4月28日子夜
作者简介
崔和平:网名古榆苍劲,曾用网名忘忧谷。1970年3月生,平山县合河口乡人。现为平山县民政局干部,平山县文学评论家协会会员,龙吟大观园公众号常务副主编。2014年被评为“感动平山十大人物”,平山县第九届政协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