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 逢(叙事长诗)
——追溯南昌起义中的一天
王翔(万象)创作
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把我们仰慕而怀念的心,
带到了几十年前的峥嵘岁月,重温当初南昌起义之前,
1927年7月中的一天。而这一天的情景,又是多么
耐人寻味,想象中引人入胜,剖析时留恋忘返。就在这一天:
序
旭日,升起在破晓的东方,
阳光,透过晨雾照在大地上。
梅岭的峰,昂首直立天地间,
显出要让人世改变混沌的情状。
鄱阳湖水,波澜壮观,
只见一浪高过又一浪。
啊!耀眼的清晨,到处生气勃勃;
看!入夏的南昌,旧貌已换新装。
喜见昨晚的夜色已消退,
深感黑暗再也遮不住阳光。
曾记否,鸦片战争的烽火,
把中国熏得如黑一样。
军阀混战的局面,
造成人世间是满目创伤。
中华民族被视为“东亚病夫”,
祖国的前途更加渺茫。
这令人深感“长夜难明赤县天”,
得改变“百年魔怪舞翩跹”的情状。
追溯历史上的起义有多少回,
都未能改天换地。
从陈胜起义至天京悲剧,
都被帝王当作改朝的工具。
究竟期盼的光明在哪方,
请问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正因没有政党来领导,
方使历次起义难获胜利。
别看巴黎公社社员倒在血泊里,
十月革命的红旗依然在高举。
有了共产党,就有了光明,
中国的出路终会得到开辟。
“阿弗洛尔”的炮声将再次轰响,
彻底摧毁旧中国的黑暗势力。
谁知血染的红旗刚高擎,
又被狂飙击倒在地,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
蒋介石再掀屠杀共产党人的风雨。
多少革命者刑场就义,
刚兴起的革命面临重大危机。
多少共产党员前赴后继,
风雷将在南昌上空轰鸣猛击。
一
清晨的灿烂阳光,
照进花园角四号住房①,
仿佛要把这四壁老旧的住房,
里外映耀得金碧辉煌。
拂面而来的煦风,
吹进花园街四号住房,
好像要让这饱经苍凉的住房,
温馨暖心的空气永流畅。
在花园街四号住房,
一早起身的朱团长②,
一张藤椅身下坐,
一杯茶水手上端。
迎面另张藤椅仍空着,
桌上另杯茶水没人端。
他双眼凝神望门外,
满腔热情把战友期盼。
他心里从昔想到今和明,
历历往事展现在眼前。
忆当初,辛亥革命起洪流,
倒海翻江卷巨澜。
“同盟领袖是中山,
推翻清室争民权。”
在那时,年轻之心起宏愿,
青春发光如烈焰。
“忠诚革命贯平生”,
身经百战把敌歼。
打这起,“誓拼热血固神州,
愿与人民同患难。”
想以往,憾“辛亥革命已十年,
清朝余孽继当权。”
恨“列强勾结诸军阀,
掠夺人民更不堪。”
在此刻,抛弃享有的高官厚禄,
拒绝了四川军阀的邀请。
往京赴沪寻我党,
望自未来红如肝。
真痛惜,陈独秀冷眼相看,
没想到一盆冷水泼热情。
念昨昔,几经风浪去远洋,
寻找真理天涯走。
幸与恩来柏林见,
一夜之谈如故友。
永难忘,宣誓入党久向往,
恩来介绍情深厚。
自似一滴血液输入脉,
从此跟党如星随北斗。
打这起,“朋辈志同意投合,
团成砥柱止中流。”
看今朝,革命时机正成熟,
犹如“山雨欲来风满楼”。
组织军官教育团,
千军霹雳暗中筹。
盼来日,恩来与咱绘宏图,
千军上下同暴动。
力争打响讨蒋第一枪,
期待南昌义旗撑在手。
未来势,“殖民主义驱除尽,
封建残余也肃清。”
………………
越想呵,心花越发怒放;
愈虑呵,豪情愈加激昂,
好像自己站在山巅上,
正把未来高瞻远望;
犹如自己潜入深海中,
正把那翻江倒海之势来观赏;
似乎自己步入新纪元,
看到了共产主义的曙光。
二
忽然间,目光好像被遮挡,
只见门外,一个雄健的身影出现在门旁。
端详来客,身穿朴素的中山装,
他那脸上,红光满面气轩昂,
他那目光,炯炯有神显凌厉,
他那额下,剑眉浓俊正高扬,
他的神态吸引人,
坚毅之中更安详。
这位来客好面熟,
是谁一时难评判。
这位来客非外人,
就是周恩来——
可敬的马列主义者,
神州操舟的好舵手。
人生一世,
奉行生须伟大、死无内疚。
春光百年,
正是建勋创业的时候。
周恩来同志的一生经历,
莫不是鞠躬尽瘁、永战不休。
早年时期告别了亲友,
带着有趣的雅气东奔西走,
怀着书生的梦幻把真理求。
青年时代天涯远走,
巴黎的街头栉风沐雨,
马、恩的学说精心研究。
这位来客非外人,
就是周恩来——
杰出的无产阶级战士,
中国革命的先驱。
盘古生来,
以开天辟地为绪;
女娲在世,
以修补苍天为荣。
周恩来同志一生的伟绩,
要比盘古、女娲更盖世。
他“面壁十年图破壁,
海外归来怀鸿志。”
岁月的黑暗压心头,
嘶鸣的战马迎晨曦。
黄浦江水数次掀巨浪。
领导工人三次大起义。
这位来客非外人,
就是周恩来——
我党最忠贞的一员,
一位卓绝的领导者。
不去揽月,
大鹏即使奋翼也难高飞。
不去捉鳖,
蛟龙的翻江之能从哪儿显出?
周恩来同志一生的可敬,
就在于祖国高瞻、全球远瞩。
当革命预示胜败的关头,
临危授命,遵记党的嘱咐。
今至南昌擂战鼓,
挥戈烟云乌蒙路。
聚一天雷火,千钧霹雳。
要把革命的危机来拯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大敌当前,重任肩负。
朱团长端详一番心内如梦醒,
来客原是恩来我战友,
平时把他耿于怀,
今日把他一心等。
刚才情迫盼归还在急,
没料此刻战友已光临。
喜出望外的朱团长,
正待起身把客迎。
只见客人已走进房,
面向主人笑容可掬。
轻捷脚步跨过门坎,
双手快速伸出表深情。
疾步上前的朱团长,
见此情形赶快迎,
久久握住战友手,
犹如当年柏林逢。
二双手紧握,彰显把力量汇聚,
预示双方齐心革命求新生。
往昔二手相握,结下战友情,
相见恨晚,肝胆相照寻光明。
今朝二手相握,要同黑暗抗争,
不惧风暴,互相激励而前行。
正是有这一双双手相握力量强,
从此开启了改天换地的新征程:
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奋斗为民,
强敌不畏,百折不挠,无往不胜。
前赴后继,为中国扭转乾坤,
同生共死,助星火燎原风起云涌。
三
恩来一张藤椅身下坐,
体内满腔热血便沸腾。
目视对坐的朱团长,
仿佛眼前似当年。
往昔深谈为建立友情,
今天对坐为追寻革命。
朱团长敬献茶一杯,
周恩来同志手中捧。
眼望热茶气上蒸,
深感友情万古青。
一杯茶水洗去风尘,
战友之意永记心中。
一对战友,
肝胆相照如弟兄;
来自五湖和四海,
同献赤胆与忠心。
——尽管岁月的长河,
流走了多少秋冬,
可革命的友谊,
坚如磐石推不动。
共同的事业,
携手并肩撑苍穹。
共同的斗争,
力挽狂飙为大众。
神州,可曾有这阶级的友情?!
赤县,可容下这似海的深情?!
战友欢聚在一堂,
离别之情心共鸣。
促膝谈心谁不想,
畅所欲言更憧憬。
肺腑之语有千万,
谈上百日难叙尽。
何况眼下起风云,
当务之急是革命。
细想想,不为祖国兴与亡,
彼此怎会成战友?
再看看,不为革命胜与负,
我们哪能在今逢。
结友为了携手前,
相逢为把义旗擎。
既然事事谋革命,
就应处处为大众。
至于多年离别情,
改在胜利吐心声。
先从起义来细谈,
如何行动方取胜。
恩来打开公文包,
取出一份机密文,
转手交给朱团长,
请他按此去筹办。
朱团长接过机密文,
细看要节记在心。
执行任务不犹豫,
挺身站起辞亲人。
恩来望他走出门,
期待归来报佳音;
自在案前呕呖心血,
为聚风雷思虑而凝神。
四
时近中午炊烟燃,
朱团长来把锅台站。
亲手炒菜招待客,
捧上桌来一盘盘。
望餐虽然不如宴,
可知战友心一片,
对此恩来不推辞,
愿同战友饱一餐。
持筷饮餐话当年,
粗菜下酒祝明天:
“险夷不变应尝胆,
道义争担敢息肩。”
皓月当空星满天,
光亮之屋有人言,
朱德、恩来彻夜谈,
今日又似五年前③。
你一言来我一语,
推心置腹述见解。
时而低声在细语,
相互酝酿事先防突变。
时而爽朗在欢笑,
运筹风云把握好战机。
睡眠忘却情激昂,
要叫日月换新天:
尽管“群鸦恋晚树”,
仍有“孤雁入寥天”。
面对政变④走武汉,
怒视恶浪跨九江。
为迎春雷到南昌,
想望柳叶绿池边。
——恩来之言激励人心,
坚持革命勇往直前。
自信挥戈能退敌,
河山依旧战旗红。
群龙得首自腾飞,
党派亲人势欲胜。
南昌首义诞新军,
一时发展似东风。
——朱德之语表心声,
气壮山河情豪放。
青郊烟霾荒万顷,
樱花红陌于哪天?
虫声唧唧不堪闻,
雷音隆隆云中撼。
——恩来字字铿锵有力,
令人信心倍增意志坚。
共除蒋顽莫再思,
翻天覆地势已定。
锦绣河山收拾好,
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把未来憧憬,
听了令人无不向往这一天。
………………
话语滔滔声不绝,
发人深省扣心弦。
畅所欲言心心相印,
语重情长为国解难。
等到迎来“八一”那一天,
今朝之谈必会实现。
啊!万里征程,千步迈出始于今,
此情早己化作革命途中的新起点。
尾 声
屋外夜深房内灯光明,
谁料燎原之火会燃于今晚。
举目夜空星光正闪耀,
可见黑暗难把光明掩。
何况夜昼终究要交替,
红日一出,将把四方照遍。
屋外静谧房内在长谈,
预示万千变化孕育在今晚。
一旦于无声处惊雷响,
震破残夜吓破敌的胆。
暴动之日,鸣响反蒋第一枪,
胜利之时,喜看红旗到处插遍。
一对战友,
久别重逢语万千,
个人交往不挂齿,
革命利益记心间。
谁不知千日逢一次,
下回不知哪一天,
可共产党员怎图自,
应不惜得失而将起义放在先。
共同的理想,
两颗红心紧相连;
共同的事业,
奇驱向前怎会分。
神州,将永载这前辈相逢的一天,
我们,将铭记这令人敬仰的一天。
历史,将不忘这重整河山的一天,
后代,将赞颂这伟大光荣的一天!
——修改于2024年2月6日
注解:
① 朱德当时在南昌的住处
② 朱德当时任军官教育团团长
③ 指在柏林相逢的情景
④ 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作 者 简 介
本人王翔,笔名万象,生于1960年1月,现为南京作家协会会员,荣任《中华诗词歌赋文学精英大辞典》理事、《四十年文创成果精品选粹》编委,升任《中华民族文学百年传承精品汇编》第一编委、《万法归宗:当代诗坛领袖代表作品录》副主编、《中国当代作家诗人精品集》副主编、《中国文学》编辑部副总编,聘为首届(2021年)“鲁迅文学杯全国文化精英大赛”组委会副主席、文学与艺术联合会副主席、世界诗人联谊会副主席。
2014年成为注册志愿者,多次评为优秀志愿者,坚持用笔选写赞颂“志愿者”为题材的诗词,成为当今率先通过文学作品,积极从事“志愿文化”探讨与推进的作家,得到社会各界与文学创作团体的认可,并随着作品的对外传播,受到广泛好评,取得荣誉多项:
评为“2018中国诗歌年度人物”,授予“当代诗歌领军人物”和“当代散文领军人物”称号,荣登2019度“中华文化形象大使、文化学者、文化使者排行榜”、“中华当代百强诗人”,后又获得“中华当代十大杰出作家(诗人)”和“中华当代文学奖”两项大奖。
2020年间先后获有“百年丰碑中华风云人物”、“中国诗坛桂冠诗人奖”、“中国文坛十佳作家(诗人)”荣誉。经共和国杰出文化人物评审委员会审核,入选“2020共和国十大杰出诗人”,再获“新中国文艺复兴贡献奖“,享有“全国第六届(2020年度)十大最美读书人”赞誉。同年2月战疫在各地展开,战疫中累计作品达三十八篇,分别通过五个微信号对外发布,编入四本书发行,其中六首载于“百度“网站上。由此“以笔声援武汉”,成为当时积极、主动创作抗疫诗作最多的作家,评为 “庚子年中华文化界抗病救国爱心大使”,获得“世界文化名人”荣誉,取得“当代华语诗坛领袖人物”赞誉,再度选为“影响国际的中国文化名人”十五位中的一位,由此荣获“新中国文学艺术界丰碑人物”赞誉。
随着诗作(电子版)本身所形成的感染力日益增强,并经“百度”公认而发布的不断增多,久被广大读者诵读与认可,此后又多次由广大读者与诗歌创作团体举荐,从2021年至今,相继评为:“2021年最具影响力杰出诗人奖”、“2025全国最具实力高产作家诗人"、“全国最受读者喜爱的十大作家(诗人)”、“全国十大诗人之家”、全国文坛首批“文学名家。通过“百度”新闻、腾讯新闻认可,对外授予本人“中国文学界劳模”荣誉。
2021年3月,由共青团中央通过“闻书香.听天下”官网和当代经典文学艺术档案工程组委会,站在传承民族文明的高度,打造《当代经典文学艺术档案》工程,建设电子书籍档案,对本人作品选择一部分优秀佳作:如志愿者颂(长诗四首)、高唱保家卫国的颂歌——明城墙颂之三(长诗节选)、开在明城墙文化园中的二朵奇花(论文),经审核符合标准后,入选作品与我国顶尖文化名流并肩保存,列入我国文学、艺术领域的优秀作品,建立专门档案,作为祖国文化遗产来存档,发给“中华民族珍贵文化遗产馆藏证明”珍贵荣誉金匾, 金匾证明编号为20210330,以示对该项荣誉的享有,此后又获“全国首批先进文化学者”荣誉称号。
通过“百度”上的“王翔(万象)”此信息搜索,可了解本人的更多佳作(电子版),知晓社会公众和文学团体对本人作品的关注力度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