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巴山红五月
原铁二指 王贤
五月的鲜花五月的节,
青春褪去血仍热。
我向“五四”来告白,
难忘巴山红五月。
文创中心发出【青春褪去,热血未凉——老铁的“五四”告白】征文告示,思来想去,我的思绪总是萦绕在那个激情燃烧的红五月。

那是1973年的5月,“三线建设”的襄渝铁路中段,处于迎接铺轨列车的冲刺时刻。我所在的铁六师三十团,所承建的被称为“山腹车站”的四线隧桥麻柳火车站、对接大巴山隧道进口的赵里溪超高桥等工程,掀起“大战红五月”的施工热潮。我随同政治处相兴都副主任,到赵里溪大桥工地的三营十二连,总结“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先进经验。
十二连住在半山腰,山高坡陡,险象环生,一位在该连住勤的工程技术员,起床后出外小便时,便不慎摔下山后身亡。
为了确保按时铺轨,十二连干部战士“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不分昼夜“三班倒”的施工场景感染了我。我征得相副主任同意后,换上工作服,和班里的战友们一起,投入用手推车为混凝土搅拌机运送砂石料的工作。战友们问我“能不能吃得消?”我告诉他们:“我可是从配属师后勤仓库的一营一连到团机关的。我们在汉中柳林铺火车站卸水泥,一个班半小时卸一个火车皮。老兵两手和脖肩颈一次运送3包水泥;锻炼一个月后,我也能搬两袋水泥,那也是两百斤啊!”战友们听后,不再把我当“小白脸”“机关兵”看待了。
“大战红五月”结束后,团里为我记了三等功,政治处党支部也批准了我的入党申请书。
还记得我在十二连回团部的那天,在工地和一起施工的战友告别时,老乡文书叮嘱我以后要常来连里看望他们。我望着战友们一张张喜笑颜开、黑里透红、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笑脸,和周围漫山遍野的巴山杜鹃相映成趣。我不禁想起军旅诗人李瑛《红花满山》中的诗句:
“看那满山满谷的红花,是战士的生命和青春。”
古人言:“人老不再夸少年!”但我们铁道兵却不然,青春无悔,与“五四”有缘,难忘大战红五月,不负韶华留心间。
2025.4.25日于沪嘉安亭镇
槛外人 202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