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花姬菜
顾建虹
一年四季节无数,最盛莫若是过年。山珍海味,鱼肉堆盘,美酒豪情都在除夕宴。尤其是朱门豪户,可说是极尽奢华。但每每这时,宜兴人一盘红塔花姬菜是必上的。花姬菜并不是红塔特产,冠红塔一名,是相传它的烧制发明者是萧婉,是红塔肖庄肖家(“肖”本作“萧”)族先,每到年节,肖家人总爱挂在嘴边。
今年春节前放假,我立马到青云菜场买了各种蔬菜,准备除夕家宴,其中当然包括红塔花姬菜食材。可喜的是母亲早就预料我还没准备,临别时给我一盒。回到家,邻居老陈也端份给我,让我倍感温暖。我辞谢了好意,直接问老陈要了一把咸菜,准备自己烧,因为红塔花姬菜是家家都自己烧制的传承菜,意义不一样。
我也问过别处的人,譬如南京这边有花姬菜吗?有,而且食材大致相同,可说法不一。有的说“什锦菜”,有的说“素齑菜”,也不是家家做。只有我们,当个大事。
红塔花姬菜不仅用腌菜,而且是全素。记得小时候,母亲制作就是以黄豆芽、咸菜为主,间杂百叶丝、油生腐、笋干片、黑木耳、花生米等炒制。其制作工艺技术含量极低,但凡会操锅铲者都能做:起油锅,把黄豆芽倒入,七铲八铲后,将事先准备好的配料倒进锅里,加盐、加水,再弄上七铲八铲,把锅中诸物搅拌均匀,盖上锅盖,煮到熟。毕其功于一役,大功即告成。
当然我现在制作,就考究多了。先是重油,黄豆芽、百页丝、笋干片等都是素到不能再素的菜,植物油不足以滋润。用植物油烹制,约等于搞同性恋,生不出孩子来。再是黄豆芽要高油温爆炒。黄豆芽是一丛植物纤维加一包水。油温过低,不能迅速在豆芽表面形成保护膜,封住内中水分。如果水份流失到汤里去,口感就差了。三是七铲八铲后,不要加水,要加蹄胖汤或者鸡汤。还有不要相信味精,黄豆芽这货,味精弄不鲜,一定要荤汤侍候,这样才美味可口。
不过我这样,美味是美味了,似乎有违萧婉初衷。因为萧婉要的不是美味,而是要人们在年节奢华中不忘节俭,在人生得意时不忘居安思危。众所周知,常州历史上有两大美女,即萧婉和邢沅。但两人都是命运弄人,福薄如纸,一生坎坷。出生于常州奔牛的邢沅自幼父母双亡,十几岁遭小贩骗至苏州作歌妓,被教坊改其名为陈圆圆。后中国历史竟因她改写,而她也因此遁入空门,孤守青灯黄卷。
中国历史,三国归于晋,晋后南北朝并立,其中南朝有宋、齐、梁、陈四代。齐和梁先后由萧道成与萧衍受禅让建立,两人同脉同宗,都是常州人,均为东晋淮阴县令萧整之后。西元554年,梁武帝之孙萧詧在西魏辅助下登基为梁帝(史称西梁宣帝)。北齐不认可,随后支持萧渊明为梁帝,梁相国陈霸先废萧渊明立萧方智为梁敬帝。557年,陈霸先受梁敬帝禅让建陈。
西元562年萧詧崩,太子萧岿即位,是为明帝(557年宇文护废西魏恭帝建立北周,西梁转而成为北周下的小朝廷),萧婉即是西梁明帝萧岿女儿。萧婉570年出生,其时父亲已经在江陵继位。但常州家俗认为,二月子女不吉利,于是出生不久的萧婉,即送归由萧岿堂弟萧岌收养。不久萧岌过世,改由萧岿皇后兄弟张轲收养。张轲家境贫寒,与普通百姓差不多,萧婉也因此见识和经历了底层疾苦。萧婉出生,据说占卜奇人袁天罡算出她的时运是“母仪天下、命带桃花”。其后果然由皇后落为花姬,令人唏嘘。
西元581年,杨坚受北周禅让称帝建隋朝统一全国,20岁的次子杨广战功卓著。杨坚为了表彰,一面加官进爵,一面诏天下名门世家上报待字女儿生辰八字,以便为其挑选王妃。谁知挑来挑去,竟挑中了9岁的萧婉。因太小,独孤皇后先当女儿抚养,五年后,正式成为王妃。在萧婉的帮助与配合下,杨广争宠成功,杨坚废太子杨勇而转立杨广。期间萧婉亲手烧制的特色素菜,博得皇上皇后好感,认为小夫妻节俭持家,品质可嘉。
西元604年,杨广继位为隋炀帝,萧婉成为皇后。即位的杨广,暴露了荒淫无道本色,终日美酒美女,朝政混乱腐败,又劳民伤财收刮奴役天下,弄得百姓民不聊生。萧婉见状,在规劝的同时,不断进献素菜,以提醒杨广有所收敛,不要忘乎所以,无奈杨广根本不理睬,最后萧婉也只好听之任之。杨广终于引得民众起义天下大乱,造成人口锐减200多万,并于西元618年为部下哗变被逼自缢。其后萧婉先后被转手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可汗、李世民等,真正成了花姬,可谓历尽酸甜苦辣沧桑人生。
杨广少年建功,中年夹着尾巴争太子,而坐帝位仅仅十四年,短命江山,历史教训深刻。常州人说往事,尤其爱说萧婉的特色素菜,并将其列为年菜,以示警钟长鸣,并名曰“花姬菜”。红塔肖庄人说,其祖常州人萧鹤皋是梁武帝萧衍之后,元末任常州府教授,因避战乱移居肖庄,遂成大族望族。花姬菜几百年来一直是萧家的家传菜,也是他们从常州带来宜兴并传开的。不过萧婉之后几百年,作为常州下属县的宜兴,真是等到萧鹤皋来才把花姬菜传开的吗?值得存疑。
如何传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红塔地区成为红塔建制乡镇后,肖庄人说这是红塔花姬菜,红塔人也跟着说这是红塔花姬菜,于是宜兴人也慢慢认可了这是红塔花姬菜,并且是每年大年夜除夕宴的必备菜。民间有俗语说:“贺新年庆新年,山珍海味过丰年。新年不忘花姬念,勤俭持家万万年。”
作者简介:顾建虹,女,江苏宜兴人,1974年生,早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喜好文字,有作品近百万字发表于《中国水运报》《青春》、《莫愁》《秀江南》《散文选刊》《湛江文学》《江南晚报》、《民族医药报》《泉州晚报》《西安日报》等报刊书籍,并创建有氿月凝香书院。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无锡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