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日第二节
(二月二,阖家去看土地戏)
路边
二月二可以说是中国的劳动节,中国是农业国,冬季是农闲,经过了正月春节和元宵的热闹与休闲后,该劳动了。宜兴老话是“二月二,茄子、葫芦齐下地”。天上有二十八星宿,其中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龙形星座中,当头的角星在二月二这天黄昏开始出现在东方地坪线上,所以这天又叫龙抬头节。
春雨润物大地苏,神龙抬头气象新。经过了雨水节春雨的浇灌,在龙抬头的日子里,春天的气息真正降临了。我记得小时候在乡下舅家,这天早上总能吃到饼或面,饼叫龙鳞饼,面叫龙须面,吃饼吃面庆贺神龙抬头。民以食为天,食赖土地生。这天人们还会烹饪五谷菜肴进献给苍天神龙和土地句龙,祈求在新的一年里神龙庇佑风雨顺,土地赐福五谷丰,所以这天又叫土地节。
春天的土地不再冰冷,赤着脚感受一下吧。吃了龙鳞饼或龙须面的男主人便在自家门前赤脚走几圈,与春天的土地亲密一回。这叫脚踏实地干,家运自然昌。年轻媳妇会在这天归宁,这叫女妮不忘娘家土,香客不断寺庙路。这天也是送孩子到书院报名的日子,这叫书香泽宅,望子成龙。如果是私塾,这天就是西席上门的开工日。
过去丁山窑场,这天有两件大事,第一自然是祭土地神。陶瓷产品都是泥土做起来的,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泥土,更要感谢土地的恩赐。“二月二,祭土地,不论贫富家家祭。”陶土开采是高危作业,在众多矿宕口,都建有土地神龛,这天便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土地神致祭日。有美味佳肴,要三跪九拜,祭过之后才进矿采土,其后是每天开工前上香,祈求出入平安。神龛是矿工祭土地地媪神的地方,窑老板和窑工则是到土地庙里去致祭。祭完了土地是吃长头饭,长头就是长工,这天的第二件大事就是窑老板请长工吃饭。这顿饭还有个潜在意义就是订立用工协议,这天老板请你了,也就是今年用你了,如果请了那个长头没去,则说明这个长头今年另有高就了。吃完长头饭,老板和窑工双方心里都踏实了,于是家家户户成群结队开开心心去看土地戏。
土地戏自然在土地庙演出,丁山有万安土地堂和台山土地庙。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我进陶瓷厂做坯,同班组老师傅讲起他们过去在万安土地堂看土地戏总是眉飞色舞津津乐道。万安在南园街东边,与南园街隔河相望。万安土地堂是方圆二三十里最大的土地庙,年年的这天都有戏班子演出。这天万安土地堂前人头攒动,平素极大的场地挤得水泄不通,以致卖吃食和玩具的都被迫退到了麦田埂上叫唤。
戏台上先是旦角唱走四方,出场背对观众唱第一句,转身面向观众时要踩破放在脚边的一张瓦片,这叫破瓦亮相,然后扭步到台角唱第二句,再扭步到另一台角唱第三句,回到台中央唱第四句。走四方就是戏班向全场各个方向的观众致意慰问。内容多较时令亲民,如唱“三人同日去看灯,百友相交一家人,禾火二字相对坐,夕阳桥下两颗星。”台下有人猜着的便喊“春夏秋冬”。
万安土地戏走四方一般唱带丁山特色的句子,譬如郑板桥诗句:“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台下有人就高喊:“丁山茶壶”。于是,台上台下一片同乐。有时旦角还会抱起观众中一个两三岁小孩唱:“十八姑娘三岁郎,新郎夜夜尿满床,梦里张嘴要吃奶,我是你老嬷弗是你娘。”唱末一句时,作又气又恼娇态状,引得台下哄堂大笑。
走四方后,正剧开始表演。丁山人最爱看的剧目主要有《祝英台》《珍珠塔》《庵堂相会》《借黄糠》《约四期》《朱小天》《拔兰花》等等。有时台上还会邀请台下票友上台串演角色,以活跃现场气氛,增加娱乐效果。待戏唱完,往往是寒气逼人月过子夜了,有些小孩早已在大人怀抱里睡着。这时,一老生上台抱拳致意作谢场唱:“祈神祈到土地堂,烧香烧到星星亮,神龙土地长相佑,各位新年年运旺。”于是众人才恋恋不舍落落散场。
作者简介:
路边,实名朱再平,江苏宜兴人,1959年生。20世纪80年代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历。喜好文字,著作有小说集《陶女》、散文集《烟雨龙窑》、音韵集《现代汉语通用韵纂》。主编本有《悠悠岭下》《周济诗词集》《周济遗集》《宜兴武术》《阳羡风物》等。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