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2025"金宇杯"首届观赏石展背后的文化密码
暮春时节的济宁城,运河畔垂柳新绿。应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雕钮大师,篆刻家,济宁技术学院客座教授陈建民之邀,我踏进金宇古玩城,案头一方形似《论语》竹简的灵璧石,正与墙上"克己复礼"的书法相映成趣。这场即将启幕的观赏石盛宴,恰似一枚投入文化深潭的玉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而赏石实为'观德于石'。"陈建民轻抚展厅中的泰山石,向我道出办展初衷。在孔庙大成殿修缮现场,他偶然发现明代碑刻中"石具五德"的记载——这正是策展团队将"金声玉振"作为主题的灵感来源。
展厅设计颇具巧思:以曲阜孔林神道为轴线,两侧展柜暗合"礼乐"对称之美;每方奇石配以《论语》章句,让坚硬岩石与柔软哲思完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步入布展现场,来自内蒙古的戈壁玛瑙在射灯下流转着血色纹路,恍若"大漠孤烟直"的写意呈现。协办方负责人向我展示镇展之宝:一方形似《周易》卦象的太湖石,六十四个孔洞暗合六十四卦之数。"这是我们在太湖打捞沉船时意外所得,经考证可能与宋代书院陈设有关。"
她的话令人想起苏轼"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的赏石观。更令人称奇的是新疆藏家送展的"孔子问道"画面石,天然纹理勾勒出圣人执礼的剪影。
我们要让石头'说话'。陈建民指着互动区的AR赏石装置介绍。观众扫码即可看到灵石幻化成《韩诗外传》中"玉有六美"的动画演绎。
展会特设"百姓藏石"专区,运河船工收藏的压舱石、老教师书房案头的文镇石与名家藏品并肩而立。这种打破雅俗界限的策展思路,恰如孟子所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在创作工坊,专家庄则正在雕刻鲁班锁造型的尼山石。"过去三年,观赏石相关产业为本地创造了就业岗位。"他手中的刻刀在青石上划出优美弧线,"这块石头将作为文创产品首发,内置芯片可追溯《尚书·禹贡》中'泗滨浮磬'的典故。"展会期间还将举办首届"运河石语"论坛,探讨如何将孟子"观水有术"的智慧转化为现代文旅IP运营之道。
暮色渐浓时,我站在展厅露台眺望运河。两千年前载着峄山刻石的漕船曾在此经过,而今粼粼波光中倒映着"金宇杯"的霓虹灯影。
这场承载着"器以载道"理想的石文化盛宴,既是对"孔颜乐处"的当代表达,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生动实践。
当春风吹动展馆檐角的铜铃,恍惚间似有金石相击的清越回响——那是历史与未来的共鸣,更是文化自信的铿锵之音。
(清风 士民 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