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片右(一)为刘鹤年
背影的故事
在我记忆的荧光屏里,《背影》是一首意味深长的诗,是一幅韵味悠远的画,是一曲承载记忆的歌,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所有的影像作品中,终觉得是《背影》最美。从以上记载不难看出,主人公萦绕于心的就是摄影作品《背影》。
故事的主人公刘鹤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原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市老年大学摄影班特骋教师,他生长于50年代,是伴随人民共和国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他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熏陶,为日后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革后期,刘鹤年参加了工作,在通辽食品厂做酱油工。但他从小有个特点,爱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把一天所见所闻都跃然于纸上。他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尤其对素描见长,鸡、猫、狗在他笔上一挥而就。厂领导看到他这个特长,十分欣喜,对他委以重任,把他从车间安排到厂工会从事宣传工作。
正当他在食品厂干得风声水起的时候,一纸调令,将他调到工商管理部门工作。就这样,刘鹤年告别了工作十多年的食品厂,改行来到了工商,担任市场管理员。金子在何地都能发光,刘鹤年也不例外。工作之余,刘鹤年非常喜欢素描和画画,但只能是凭一时记忆。为此,他狠了狠心,利用积攒的部分资金,又和兄弟姐妹们借用了一些,买了一部照相机。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进入摄影领域,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由于在摄影方面的辛勤耕耘,刘鹤年在全市摄影界小有名气,他和著明摄影家彭大明等人成立了摄影创作中心"壹品轩",为钟爱的摄影事业鼓与呼。他的作品从不参加各种赛事,但他摄影作品《流光溢彩》一问世,就博得了业内人士的好评,大家劝他参加摄影展,他无论说什么也不肯。而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摄坛上辛勤耕耘。他忘我敬业精神,激发了摄影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的工作热情,为精品力作频频问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退休后,刘鹤年被通辽市老年大学骋为摄影班教师,他利用多年的摄影实践,为学员们耐心讲解摄影及作品选材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采风,游览通辽山山水水,拍摄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好片子。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刘鹤年这个活跃在通辽大地的摄影人,摄影使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结交了朋友,锻练了身体,陶冶了情操!
诗曰: 摄影甲级事业成,频频佳作耀通城。数回参展有收获, 众友皆夸刘五行。

主播简介:伦刚,河北蔚县人,高级教师,河北散文学会会员,张家口市作协会员,《长城文艺》签约作家,蔚县作协常务理事,蔚县朗诵协会负责人。喜欢朗诵,在音韵的激昂旋律里,汲取奋进力量,让生命因朗诵而闪耀光芒。 编辑简介: 李玉华,河北省蔚县人大常委会四级调研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蔚县作家协会会员,诗词云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诗协女工委会员,第九届半朵中文网专栏高级作家,都市头条认证作家,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多次参加国内征文比赛获奖,多篇文章在国内各大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