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余脉耸云巅,古刹钟声绕岭传。
翠柏苍松遮峻岭,丹崖峭壁入长天。
风吟壑谷惊飞鸟,雾漫峰峦隐梵烟。
极目齐州青未了,豪情直上斗牛边。
《登千佛山》赏析 狄寿永
《登千佛山》是一首气势雄浑、意境深远的律诗,以千佛山为描绘对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惊叹与豪情。
首联:总起全貌,奠定雄浑基调:“岱宗余脉耸云巅,古刹钟声绕岭传”开篇便点明千佛山的地理渊源,强调其作为泰山余脉的不凡身世,“耸云巅”写出千佛山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古刹钟声绕岭传”描绘了古刹的钟声在山岭间回荡,声音的传播给人以空间上的广阔感,为全诗奠定了雄浑、清幽的基调。
颔联:近景勾勒,凸显山之壮丽:“翠柏苍松遮峻岭,丹崖峭壁入长天”,诗人将视角拉近,细致描绘千佛山的近景。“翠柏苍松”展现了山上植被的繁茂,“遮峻岭”形象地写出了树木之多、之密,几乎遮蔽了险峻的山岭,体现出千佛山的生机与葱郁。“丹崖峭壁入长天”则描绘了山崖的色彩和陡峭,“丹崖峭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入长天”更是将山崖的高耸之势推向极致,仿佛与天际相连,展现出山的壮丽巍峨。
颈联:动静结合,营造神秘氛围:“风吟壑谷惊飞鸟,雾漫峰峦隐梵烟”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风吟壑谷”是动态描写,山谷中风的呼啸声如同吟唱,生动形象地写出风声在山谷间回荡的情景,“惊飞鸟”则从侧面烘托出风声的强劲。“雾漫峰峦隐梵烟”是静态描写,云雾弥漫在峰峦之间,隐隐约约遮蔽了古刹的袅袅炊烟,营造出一种神秘、朦胧的氛围,增添了千佛山的宗教神秘色彩。
尾联:远眺抒怀,尽显豪情壮志:“极目齐州青未了,豪情直上斗牛边”,诗人登上千佛山巅,极目远眺,只见齐州大地一片青葱,无边无际。“青未了”化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既描绘出眼前景色的辽阔,又巧妙地与前文对千佛山的描写相呼应,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豪情直上斗牛边”则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仿佛这豪情能直冲云霄,直达斗牛星宿之间,将诗人对千佛山景色的赞美之情和自身的豪迈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