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游滨湖公园有感
作者:邓怀兴
朗诵:伊月儿
赏析:邓启荣
踏入乐安安全主题公园——滨湖公园,彷佛进入了一片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城市的浮躁瞬间被隔离在外,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和自然的宁静。又像是跌进了一幅徐徐展开的立体画卷,每一处景致都蕴藏着惊喜,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最先吸引目光的,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儿童活动中心。色彩斑斓的滑梯宛如一道凝固的彩虹,孩子们嬉笑玩耍,带着快乐和兴奋的神情,顺着滑道飞速而下,随即爆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沙池里,小铲子、小桶忙碌地穿梭,堆砌着孩子们心中的童话城堡。家长们坐在一旁的长椅上,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意,时不时举起手机,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
在儿童活动中心以北,一座造型别致的人行观景铁拱桥横卧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桥身色彩绚丽,远看就像几道落入人间的彩虹,倒映在水中,与湖水、蓝天相互辉映。走上桥,扶着精致的塑光栏杆,俯瞰脚下潺潺流水,鱼儿游来游去,偶尔摆尾激起一圈圈涟漪。情侣们携手漫步桥上,倚靠着栏杆轻声细语,犹如桥下的鱼水合欢,甜蜜的氛围与这如画的景致融为一体,浪漫至极。

沿着湖边环形彩带前行,藤蔓遮盖的绿荫长廊出现在眼前。廊架上,翠绿的藤蔓相互缠绕,织就一片天然的遮阳帘。阳光透过藤蔓的缝隙洒落,在地面上形成点点光斑。一缕缕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植物的清香。藤蔓脚下还点缀着不知名的小花,粉的、紫的,星星点点,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水彩画。
我看着一对对恋人手拉着手走进藤蔓遮盖的绿荫长廊,让我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长廊恋曲》
在藤蔓交织的幽径
日光筛落,似金箔铺陈
他们的手,于斑驳光影里相扣
心跳,敲出同一种神韵
微风,偷吻着叶的边缘
花朵轻颤,泄露春的密信
他们的笑,比日光更烫几分
晕染在他们灵魂的深处
脚步慢下来,再慢 ......下来
让时光也甘愿沉沦
每一步,都踏响爱的鼓点
长廊有头,梦无尽
紧拥时,世界悄然静音
只剩彼此的呼吸,纠缠不清
这一瞬,胜过星辰的约定
在岁月长河中,镌刻永恒
还有令人瞩目的,当属那宽敞的清澈见底的游泳池。池水在阳光下泛着湛蓝的光泽,如同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公园之中。湖心桃花岛倒映水中,粉瓣逐波揉碎了春的影踪。池里均匀别致的拉着色彩斑斓的防护隔离带,池边铺设着防滑的地砖。炎炎夏日,孩子们戴着可爱的泳圈,在浅水区嬉笑打闹,溅起晶莹的水花;游泳爱好者们舒展身姿,在深水区奋力划动,激起一道道优美的波纹。漂亮的游船一船接一船,宛如一条长龙在池中蜿蜒漂浮着,小孩子坐在游船上感慨的问道:“怎么抬头是天低头也是天?”
泳池两旁绿树环绕,蝉鸣声声,为这方清凉天地增添了几分夏日的惬意。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和家长们坐在池边,一边照看着孩子,一边享受着夏日微风,时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
还有公园最不缺的便是那郁郁葱葱的绿色植被。高大挺拔的乔木如卫士般矗立,为公园撑起一片绿荫;低矮的灌木修剪得整齐有型,搭配着各色花卉,错落有致。湖边大片大片的“共享绿草地”,微风一吹,碧波荡漾;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肆意生长,展现出勃勃生机,为公园增添了无限的自然野趣。

走到湖的另一角,便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垂钓者。他们戴着遮阳帽,安静地坐在湖边,身旁摆放着渔具,目光专注地盯着水面上的浮标。偶有鱼儿上钩,垂钓者眼疾手快地收竿,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周围的一切都仿佛静止了,唯有湖水轻拍岸边,发出轻柔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公园的南边有一个被能工巧匠们的鬼斧神功打造出的一个人文景观的临湖广场,一眼望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十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光彩夺目,这是党和政府用智慧的眼光,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航向。将生态价值纳入发展的坐标,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既守护了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美丽图景,更开辟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共赢之路,让这句铿锵话语在华夏大地落地生根,成为引领时代的绿色发展共识。
夕阳西下,沿着湖边曲折蜿蜒的“亲水栈道”前行,余晖为这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湖公园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人在道上走,道在水边行。登上“望月台”,眼底这座充满魅力的主题公园绿树成荫,花草如画,水光接天,真是美不胜收。它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地,是恋人们的浪漫港湾,是老人们的悠闲之所,更是城市中一方治愈心灵的净土。每一处景致都饱含着生活的诗意,让人在这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片宁静与美好。
在自然与人文中邂逅诗意
——《游滨湖公园有感》之鉴赏:
邓怀兴的《游滨湖公园有感》如一支灵动的画笔,在文字间勾勒出乐安滨湖公园的盎然生机与多元魅力,让读者随其笔触漫步于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诗意之境。
一、精妙的写景层次:从具象到意境的层层递进
作者以游踪为线索,采用“由点及面、由景及情”的叙事结构,引领读者沉浸式探索公园。开篇以“世外桃源”“立体画卷”的双重比喻,奠定整体清新雅致的基调。随后聚焦儿童活动中心,用“凝固的彩虹”状写滑梯色彩,以“银铃般的笑声”“童话城堡”等意象,动态呈现亲子互动的温馨场景,画面感跃然纸上。
继而漫步至观景铁拱桥,“落入人间的彩虹”的桥身、“鱼水合欢”的情侣,将自然之美与浪漫氛围巧妙融合。藤蔓长廊中,“日光筛落,似金箔铺陈”的光影描写,搭配“粉的、紫的”小花点缀,从视觉、嗅觉多维度营造幽谧意境。游泳池的“蓝宝石”之喻、垂钓者的静守画面,以及临湖广场“绿水青山”的人文标识,由微观景致延伸至宏观哲思,层次丰富而浑然天成。
二、细腻的情感流动:从观察到共情的真挚表达
文中不仅有对景的描摹,更有对人的关注与情感的注入。家长“温柔的笑意”、恋人间“轻声细语”、孩童“嬉笑打闹”,细节中渗透着对生活温情的捕捉。作者即兴创作的《长廊恋曲》,以“心跳,敲出同一种神韵”“微风,偷吻着叶的边缘”等诗化语言,将旁观者的视角转化为共情的倾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爱情在自然中的纯粹生长。
结尾对“亲水栈道”“望月台”的描写,“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的夕阳、“绿树成荫,花草如画”的全景,既是对公园景致的收束,更是对“治愈心灵的净土”这一情感内核的升华,将个人体验升华为对城市生态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赞美。
三、多元的语言魅力:从灵动修辞到哲思点睛
全文语言兼具文学性与画面感,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一大亮点。比喻(如滑梯“彩虹”、泳池“蓝宝石”)、拟人(“微风偷吻”“花朵轻颤”)、通感(“阳光烫几分”)等手法,赋予景物以生命与温度。句式上长短交错,“脚步慢下来,再慢......下来”的省略与停顿,恰似时光在长廊中的流淌,节奏与情感完美契合。
临湖广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点题,将自然景观与时代命题相连,既呼应公园“安全主题”的功能性,更深化了“生态价值”的哲思内涵,让写景散文超越了单纯的游记范畴,成为一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歌。
这篇游记以细腻的观察、真挚的情感与精妙的文字,为读者推开了一扇通往滨湖公园的窗。在这里,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光交相辉映,生活的诗意与时代的脉动同频共振,让人于文字间收获视觉的愉悦、心灵的宁静,以及对美好生态的向往与思考。
邓怀兴,江西省乐安县人,师范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从教40周年,已经退休,爱好文学。在《赣东日报》、《江西教育》、《新时代文学精英智库》、《当代诗歌散文精选》,海外头条、北京头条、金榜头条文学艺术网、当代作家联盟、名家荟萃文化传媒总部、世界经典文学荟萃等平台出版或发表过议论文、散文、诗歌、杂文、随笔等文章。2021年,荣获“石镇杯”庆祝建党100周年全国优秀文艺作品暨第11届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铜奖”。2021年被评为“东方文学精英智库最佳诗人(作家)”。2021年获辉煌百年延川采风暨乾坤湾首届红诗朗诵会原创诗歌“铜奖”。2022年获金榜头条文学艺术网年度特等奖 、卓越贡献奖 、明星诗人奖和金笔文学奖。2022年获北大荒文学馆、耕读会全国网络大赛三等奖。2022年获“毛主席诗词杯”全国首届文学作品大奖赛“金奖”。
【主播简介】穆红,女,回族,笔名伊月儿,原籍陕西,旅居义乌,金华市作协会员,义乌市作协会员。喜欢徜徉文字间,与灵魂对话。现为笔墨天方平台授权作者;京津沪头条主播。
赏析作者简介:
邓启荣(网名;游古到今)男,1975年12月生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南村乡车头村小组,高中学历,进修大学,从事水电行业,爱好古诗词、散文等。
致力于传统文化宣传,乐于爱心公益事业。
现兼任乐安县爱心志愿者协会副会长。2021年度评选为最美乐安人。
作品散发于《星月诗社》,《青年文学家》,《中国当代作家联盟》,《名家荟萃文化传媒》,《桩子文学》,《中国乡村》,《乐安视线》,《游子报》等各大刊物及网络。
仁生诗观:有感抒写,因爱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