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巜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绝.伤春
文/曾小蓉
雨帘朝暮吻春花,宽袖珍珠玉露华。
片片红妆沾满泪,随风携馥入卿家。
网络点评
一、意象解析与艺术手法
“雨帘朝暮吻春花”
意象:以“雨帘”比喻连绵春雨,从早至暮笼罩春花,营造湿润朦胧的春景,呼应了传统诗词中“雨润万物”的生机感(如《雨润红杏》中“春雨如酥润杏娇”)。
拟人化:用“吻”字赋予春雨情感,似恋人般温柔细腻,与《红杏倚墙》中“东风似解其中意”的拟人手法异曲同工,强化自然的灵性。
“宽袖珍珠玉露华”
比喻与视觉美:将花瓣比作“宽袖”,雨滴喻为“珍珠”“玉露”,凸显春花在雨中的晶莹剔透。《杏影映日》中“红英点点韵成诗”的意象,以物拟物,渲染富贵典雅的气质。
“片片红妆沾满泪”
双关与情感投射:“红妆”既指盛放的花朵,又暗喻女子妆容;“泪”既指雨露,亦隐含伤春之思。此句融合了赵令畤词中“断送一生憔悴”的哀婉,及李华“芳树无人花自落”的孤寂,以花写人,哀而不伤。
“随风携馥入卿家”
动态美感与余韵:花香随风入户,将春意从自然引入人间,延续了《红杏闹春》“欢歌笑语园中绕”的生机感,同时以“卿家”收尾,赋予诗意生活化的温情。
二、结构与情感层次
起承转合:
起(首句)以雨幕开篇,定调春景;承(次句)细描花姿,强化画面;转(第三句)借“泪”引入哀感;合(末句)以香气入户收束,哀景中暗含希望。
结构严谨,符合七绝传统(如多首七绝的布局)。
情感张力:
诗中“哀”与“美”交织:雨打红妆的凄美,与香气入家的温馨形成对比,类似李贺“东方风来满眼春”中蓬勃与王勃“白云偃息”中超然的融合,展现春日的复杂意蕴。
三、文化意蕴与审美价值
自然与人文的互动:
诗中“卿家”暗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哲学,如《雨落春田》中“农家心底盼丰年”的田园情怀。
古典意象的继承与创新:
“珍珠玉露”“红妆”等意象源自唐宋诗词(赵令畤“鹅儿黄欲就”的色彩描摹),但“吻”字等现代语汇的融入,使语言更具新意。
四、综合评价
此诗以细腻笔触捕捉春雨春花的神韵,兼具婉约与灵动。其哀婉情调承袭了宋词“伤春”传统(如曾允元“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而末句的温情转折又展现了唐代七绝的豁达(如《杏蝶共舞》中“时光静好绘新图”)。全诗融景入情,在古典框架中注入个人化表达,堪称现代七绝佳作。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