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园:岁月镌刻的绿色诗章
文/林苑滨
2019 年暮春,北京世园会在延庆盛大开幕,“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 的理念,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这片土地,也照亮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时光悠悠,五年多转瞬即逝,世园会园区完成了从展会到公园景区的华丽蜕变,正怀揣着成为国际级旅游度假区的梦想,昂首前行。
世园会举办期间,我怀着满心期待踏入园区。一入园,便被那扑面而来的盎然绿意与独特氛围所震撼。
地理上,世园会选址延庆,这片位于北京西北部的土地,依山傍水,得天独厚。妫水河畔,园区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其中。山峦为屏,绿水作带,自然的馈赠为这场园艺盛会奠定了绝美的基调。
景观更是令人目不暇接。中国馆,那凝聚着东方智慧的建筑,宛如一柄温润的如意,静卧于山水之间。步入馆内,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生态之旅。从古代文人对自然的诗意描绘,到现代科技与绿色理念的完美融合,每一处展品、每一个场景,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生态哲学。“天地人和”“惠风和畅”“山水和鸣”“祥和逸居”“和而共生” 五大展区,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国际馆则是一场全球园艺文化的大狂欢。各个国家的展馆争奇斗艳,宛如地球村的缩影。荷兰馆以其标志性的郁金香花海,传递着荷兰的浪漫与热情;英国馆的精致花园,展现出英式园林的典雅与庄重;非洲馆的植物景观,洋溢着浓郁的热带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神秘的非洲大陆。不同风格的建筑、各异的植物景观,在这里碰撞、交融,奏响了一曲多元文化共生的美妙乐章。
园区内的人物,也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志愿者们身着鲜艳的服装,穿梭在人群中,他们热情洋溢,耐心解答游客的每一个问题,为游客提供贴心的服务。工作人员则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确保展会的顺利运行。他们的付出,让这场盛会更加完美,也让每一位游客感受到了世园会的温度。
世园会闭幕后,我再次来到这里,眼前的景象让我感慨万千。曾经为盛会而建的场馆,如今已成为公园景区的核心景点,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城市生活。
中国馆在保留原有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升级。馆内增加了更多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能够亲身参与到生态保护的实践中。周边的园林景观经过精心养护,四季有景,一步一诗。春天,樱花如雪般飘落,桃花粉艳如霞;夏日,荷叶田田,荷花映日;秋季,银杏金黄,枫叶似火;冬日,腊梅傲雪,松柏常青。这里不仅是游客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更是青少年学习生态知识的天然课堂。
国际馆摇身一变,成为了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各类国际艺术展览、文化活动在这里频繁举办。不同肤色的人们汇聚于此,分享着各自的文化与故事。曾经为展会服务的工作人员,有的成为了文化活动的策划者,有的成为了景区的讲解员,他们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世园会的精神。
园区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新建的休闲步道蜿蜒于绿地之间,方便游客漫步赏景;增设的自行车道,让骑行爱好者能够尽情享受骑行的乐趣;儿童游乐区充满了欢声笑语,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欢乐的天地。
如今,世园会园区正朝着国际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大步迈进。生态保护依然是重中之重,园区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引入更多珍稀植物品种,构建了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同时,深入挖掘世园文化内涵,将世园会的历史、理念以及各国的园艺文化进行系统整理与展示,通过举办主题节庆、文化论坛等活动,提升世园文化的影响力。
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园区大力发展高端酒店、特色民宿,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餐饮服务也更加丰富多样,汇聚了世界各地的美食。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与周边城市的连接更加紧密,让游客能够便捷地抵达这片绿色圣地。
北京世园会,是一场人与自然的对话,是一段生态与文化交织的旅程。它在岁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一场盛会到一个绿色家园,再到未来的国际级旅游度假区,它的故事还在继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世园会将以更加迷人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绿色篇章。
作者简介:
林苑滨,笔名:玉羊,善良闪亮,从事教育行业,一名单纯的写作爱好者。岁月静好,生活如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