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古亭东,君向长亭右。晚春时节柳丝柔,却惹离人皱。
花谢意难休,此别愁多久?愿君前程似春阳,莫忘同窗旧。

《卜算子·晚春送别》赏析 卢闯
《卜算子·晚春送别》以晚春送别为背景,借景抒情传递离绪与期许,赏析如下:
一、意象营造:伤别之情的含蓄表达
1. 古亭、长亭
化用古典诗词中“长亭送别”的传统意象,古亭的苍凉与长亭的离别寓意叠加,奠定离别场景的怅惘基调。
2. 柳丝柔
晚春柔柳本是生机之景,却以“惹离人皱”反转,以乐景写哀情——柳丝摇曳似牵念缠绕,更显离人愁眉不展的无奈。
3. 花谢
暮春花落象征相聚时光流逝,“意难休”既写花落不止,亦暗喻离情绵长,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浑然一体。
二、情感脉络:从离愁到祝愿的递进
1、上阕:黯然销魂的离别现场
“我立”“君向”以方位对立勾勒二人分别的轨迹,动作简洁却暗藏不舍;“晚春”点明时序,既呼应柳丝、花落的意象,又以季节更替暗示人生聚散无常。
2、下阕:超越伤怀的温暖期许
“此别愁多久”直抒胸臆,以问句强化离愁的重量;结句笔锋一转,“前程似春阳”以明媚意象祝福友人前途光明,“莫忘同窗旧”则以质朴话语留住真挚情谊,哀而不伤,尽显豁达。
三、语言特色:白描与比兴的巧妙融合
1、白描勾勒场景:“我立古亭东,君向长亭右”以极简笔触交代人物位置,画面感鲜明,如镜头定格般凝练。
2、比兴寄托情感:以柳丝喻牵挂、春阳喻前程,将抽象情感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自然物象,避免直白抒情的单薄,更显含蓄深婉。
3、口语化表达:“愁多久”“莫忘”等用词贴近生活,让词作在古典意境中兼具亲切感,贴合“同窗送别”的身份设定。
四、主题升华: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词作延续古典送别词“伤离别”的母题,却突破“黯然销魂”的传统基调——末句以“前程似春阳”的积极祝愿,融入现代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许,既有古典诗词的雅致,亦具当下情感的明快,展现出离别的另一种温度:暂别的愁绪中,藏着对彼此人生的真诚祝福。
结语:这首词以细腻的观察、传统的意象和清新的语言,勾勒出晚春送别时的复杂心境。它既承袭了古典诗词借景抒情的含蓄之美,又以真挚的祝愿赋予离别以温暖底色,读来余韵悠长,令人共鸣于人间聚散的同时,亦感受到情谊的坚韧与光亮。
作者简介:卢闯,1968年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系资深媒体人、财经时政评论员及《都市头条》认证作家、认证编辑(2025年5月14日认证)。其深耕文字创作三十载,在《读者》《青年文摘》等国家级刊物发表散文、时评百余篇,出版诗词文集《卢闯诗词文集》,以幽默风趣笔触解构生活万象,擅长将时政财经热点融入通俗叙事,形成“犀利洞察与轻松表达兼具”的独特风格。曾获2022年“吴伯箫”杯全国诗文大赛金奖、2023年“风雅颂”杯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作品兼具文学性与社会价值,被读者评价为“能在柴米油盐里看见时代浪潮,于嬉笑怒骂中洞见财经逻辑”。现居济南,笔耕不辍,持续以文字记录时代温度,传递理性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