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黄菊绽
——雒晓峰《西海岸漫记》上海首发
文/义博云天
近日,山西吕梁作家雒晓峰的新作《西海岸漫记》在上海美豪丽致酒店首发,我有幸成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由衷地为她祝贺。
雒晓峰是我文学社的会员,因为没见过面,她的名字让我误以为是个男性,直到接手她的文稿,才恍然大悟。也许因为她是吕梁人士,吕梁英雄名不虚传吧。后来阅读了她的文字,发现她身上的确有一种男人的豪气,在她的文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也不失女性的文雅柔美,因为,作家雒晓峰不仅文笔老道,爱好全面,还擅长钢琴和现代意向绘画,应该说是一个文化艺术的多面手,堪称巾帼英雄不让虚眉了。
作家雒晓峰在她的《西海岸漫记》中说:写作,让我年近古稀的心焕发出活力,岁月的沉淀与打磨,让已经变得日渐苍白的生活增加了不少丰富的色彩,使60余岁的生命线变得斑斓起来。感觉六十岁以后才是我精神生命的美好开端。这就不难看出她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吕梁山水养育出来中华儿女的直性坦荡。她善于扑捉生活的细节,发现生活的美好,并把这些感受和细节用她自己特有风格的文字记录下来,因为是年轻时代积累的文学功底,她只是把生活里看到听到和去过的实景和感悟的文字稍加整理,便就有了这部《西海岸漫记》散文集,她没有刻意为写散文集而写作,她就像吕梁市的市花“黄菊”绽放在故乡吕梁山脉的山脊上,任凭风吹雨打霜雪蹂躏,但她的文字和她的人品性格依旧向着阳光绽放她的美丽。
洋洋洒洒二十余万字的《西海岸漫记》,是作者三次赴美探亲,在美国女儿家小住,从生活到旅游、从风情到人文、从宗教信仰到美国山火疫情,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细节和切身体会和感悟。全书一共分六个章节,分别是:城市采风篇、自然资源篇、人文风情篇、宗教信仰篇、乡愁情怀篇、山火疫情篇。用她的原文是这样说的:但愿能把自己的拙作呈现给读者,无论是准备去美国旅游还是想了解美国,提供一个了解美国的新视角。
作家雒晓峰对自己的文字是严谨的,在这次编辑交流中,从初稿到终稿修改一丝不苟,对每一字每一句话都有她的考量和思想内涵。我作为责任编辑,必须对文章负责,也是对作者负责,为全书的章节设置经过反复研讨最后才决定下来,从而使这本书无论从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思想性都有其强的可读性。书是以作者的文学意识观念为前提,也体现责任编辑的职业观念和文学把控,很欣慰的是这些想法和做法都成为了作者和责任编辑的共识,使这部书编辑工作通透顺利。
雒晓峰,女,山西吕梁人(现定居上海)。山西省吕梁市作协会员,上海知青文学社会员。从小爱好文学,笔耕不缀,有诗歌千余首、散文札记无数,发表于国内外诗刊和微信平台。三次去美国照顾外甥女,走访美国民间人文风俗,和著名风景名胜。回国后归纳自己在美国的日记,编撰成这部“西海岸漫记”,在出版社再三邀请下公众于世。她在书中说: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无处不美。 “在路上,让人成长,而心中带着爱去行走的时候,别有风景”。这是作家雒晓峰的写作心路,爱是对世界的博大胸怀,爱是对人生无限的赤诚,爱是对人类的宽容,爱是对自然的无限敬畏,爱是文学创作源源不断的甘泉和永不枯竭的动力。
再次祝贺作家雒晓峰《西海岸漫记》发行圆满成功!
(注 :2025.4.26浦东康桥)
衷心感谢您给予我高度的支持认可鼓励!其实,在出版过程中,您从书名及内容分类编排给予我建议性的建议!我十分感激。在大上海,遇到您这样的伯乐,才有我"千里马"展示自己的机会。您的肯定让我更加坚定了创作的信念。在今后的日子里,期待得到您更多的帮助,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都将是我宝贵的财富,助力我在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再次感谢!
【作者简介】殷博义 1950年出生上海。北大荒知青,大学文化,中共党员。荣获“祖国边陲优秀儿女奖,百度可查作者介绍。作者系中国现代作家协会理事、浦东分会主席,浦东作协会员、浦东杂文学会会员,澳大利亚双语出版社副主编,江西作家网高级签约作家,《英国文学》微刊“签约作家”,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诗文著作越千万字。创作理念:褒奖人间真善美 谴责世上假丑恶用文字激励人生 笔下世界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