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春天
王侠
初春的暖风吹皱了西安护城河的倒影,十三古都的脉搏在青石板上轻轻颤动。我就从南郊的小寨开始吧,因为这里是我常去的地方,实际上西安这座城正把春天酿成一壶透亮的酒,让所有人沉醉在古往今来的韵味里。
赛格广场的玻璃幕墙折射着唐诗的光影,穿汉服的少女提着杏花春雨般的裙裾,在扶梯上留下翩跹的剪影。她们怀抱的不是商品,而是一整座长安的盛世繁华。收银台前排起的长龙,似乎是连缀成丝绸之路上的驼铃队列,扫码支付的滴答声,化作盛唐的琵琶急雨。这里没有竹简与铜钱的清脆,却有更生动的市井传奇在流淌——这何尝不是另一场《丽人行》?当唐装少年用时尚绽出的AI翻译器把"卖炭翁"念给外国友人听,我分明看见了白居易在玻璃穹顶下微笑颔首,这个诗是我们许多共和国同龄人小学时读过,似乎李白也正把酒问青天,也正又大写长安三万里。
大唐不夜城的灯盏次第点亮,玄奘法师的铜像在霓虹中若隐若现。穿襦裙的主播对着手机轻诵《春江花月夜》,粉丝的弹幕如同洛神赋里的惊鸿,掠过屏幕上空。广场舞美女的水袖甩开时,惊醒了太白金星藏在酒葫芦里的月光,醉醺醺地洒在游客的自拍杆上。而那些在石板路上朗诵《滕王阁序》的大学生,是否听见王勃的佩剑在他们腰间轻轻吟哦?春夜喜雨润湿了许愿池的硬币,每枚硬币都藏着一个未央宫的梦,等待有缘人轻轻唤醒。
跨过朱红楼阁,西安钟楼的铜铃在春风里浅吟低唱。回民街里、洒金桥街的烤串腾起的烟雾,缠绕成诗人笔下的秦岭云海。卖甑糕的少妇用木槌敲打黄铜盆的节奏,那分明是盛唐胡旋舞的鼓点。当羊肉泡馍的汤汁在青花瓷碗里翻涌,我看见一只穿越千年的陶瓮,正把周礼秦韵酿成今日的舌尖长安。这里的春,是藏在辣椒面里的热烈,是掖在花卷褶皱里的温柔,是烹饪大叔刀削面时溅起的快乐水花。
龙首村的柳枝蘸着渭河的春水,在蓝天下写下未央的序章。作家们在青砖黛瓦间采风,那些被时光珍藏的故事,在春风里重新舒展腰肢。油菜花田里追逐的孩童,惊飞了李商隐诗稿上的蝴蝶,它们停在《最美未央人》的书页间,凝成日后让人追慕的琥珀标本。当暮色四合,农家院落亮起的暖黄灯光,恰似王维辋川别业的灯火,静默地守候着归人与过客。
凤城六路的银杏、铜槐已换上绿甲,城运村公园的樱花已提前打开春天的信笺。嬉戏打闹的小童将浮标轻点水面,漾开的涟漪里,隐隐约约藏着汉武帝昆明池的旧影。几个年轻的母亲相约而行,幸福的推着婴儿车经过了几尊雕塑,青铜骏马的鬃毛在春风中飘动,仿佛听见霍去病的战马嘶鸣,看到了于右任的挥笔诗章,望大陆望家乡。暮色中,穿着运动服的市民在环湖步道上奔跑,他们的倒影在湖面拼凑出永宁门的轮廓,而远处高楼的灯光,正一盏盏点亮大唐的星图。
在这座城,春天从不止于花期。它是钟楼上空盘旋的鸽群,是护城河边浣洗衣衫的笑语,是地铁车厢里轻声哼唱的信天游,是深夜白云章饺子铺升腾的热气。当第一缕春风吹过明城墙的垛口,整个西安就成了未央宫里永不褪色的长卷——用砖石为笔,用光阴作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盛世华章。
这就是西安的春天,古老而又鲜活,庄重而又灵动。它把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活力完美融合,在十三朝的余韵中,绽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光芒。西安的春天,可是天下最美的画面与诗卷吗?!如此多娇,如此浩浩荡荡!

田冲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