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名:秋草红枫 河南/方城
在偏远的青石村里,有一条尽人皆知的老狗,它不属于任何人,却又仿佛属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村长家的院子,常常能看到它慵懒地躺在门槛边,享受着午后温暖的阳光。村民们给它取了个亲昵的名字——“阿黄”。
阿黄的日子平淡而规律。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进村长家的院子时,它便悠悠转醒,抖擞精神,绕着院子慢跑几圈,开始它一天的巡视。村里的每条小巷、每块田地,都留下了阿黄的足迹和气味。孩子们喜欢跟在它后面,模仿它的步伐,而阿黄也总是以一种宽容的眼神看着他们,偶尔停下来,用头轻轻蹭一蹭孩子,仿佛在说:“慢点儿,小家伙们。”
午后,阿黄喜欢找个阴凉的地方小憩,村长的门槛成了它的首选。这时,总会有几个老妇人围坐在旁边,一边纳着鞋底,一边聊着家长里短。阿黄半睁着眼,耳朵偶尔动一动,似乎在倾听,又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
傍晚时分,阿黄则成了村里的守护者。它会沿着村边的小路巡逻,用警惕的眼神扫视四周,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耳朵。村民们说,自从有了阿黄,村里再也没有丢过东西。
村长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对阿黄更是疼爱有加。每当有好吃的,村长总会留一份给阿黄。阿黄也似乎懂得感恩,对村长格外忠诚。有一次,村长生病卧床不起,阿黄几天几夜守在床边,不吃不喝,直到村长病情好转,它才露出久违的笑容。
村长常说:“阿黄不只是条狗,它是我们青石村的一份子,是我们的亲人。”在村长的影响下,村民们对阿黄也充满了敬意和爱戴。每年的春节,村里都会为阿黄准备一份特别的年夜饭,感谢它一年来的守护。
然而,岁月不饶人,也不饶狗。阿黄渐渐老了,行动变得迟缓,眼神也不再明亮。村民们看着它日渐消瘦的身影,心里都充满了不舍。终于有一天,阿黄静静地躺在村长家的门槛边,再也没有醒来。
阿黄的离去,让整个青石村都沉浸在悲伤之中。村长更是悲痛欲绝,他亲手为阿黄挖了一个墓穴,把它安葬在了村边的小山坡上。葬礼那天,全村人都来了,他们默默地站在阿黄的墓前,默默祈祷,仿佛失去了一个至亲至爱的人。
阿黄虽然只是一条狗,但它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忠诚与守护的意义。它的离去,引发了村民们深深的思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像阿黄一样,对身边的人和事保持那份纯粹的忠诚与热爱?
从那以后,青石村里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当有新生命诞生,家长们都会给孩子讲述阿黄的故事,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叫做忠诚,有一种情感叫做守护。而阿黄的精神,也像一股清泉,滋润着青石村每一寸土地,激励着村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阿黄虽然走了,但它的故事却在青石村里永远流传。每当夜幕降临,村民们围坐在篝火旁,讲述着阿黄的传奇时,总能感受到一股温暖的力量,在心头悄然升起。
【编辑/陆赠光 配图/通达渊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