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深处
王侠
在西安这座承载了无数历史沧桑及十三朝古的古城之北,龙首村静卧于岁月的长河之畔,如同一颗蒙尘的珍珠,静静等待着人们去拂去尘埃,领略其亘古不变的风华。
之所以叫龙首村,其名源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相传在秦时,一条黑龙自长安县樊川秦岭蜿蜒北行,至渭河饮水,其行迹之处,平地隆起,形成了一条状如龙身的土山,而龙头所在,便是今日的龙首原,龙首村因此得名。这则传说为龙首村披上了一层神秘莫测的面纱,使其在历史的长卷中,成为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特殊存在,引得后人无数遐想与憧憬。
沿着时光的脉络回溯,龙首村所处的龙首原,自秦汉以来,便因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伟壮丽的地势,成为了宫殿建筑的风水宝地。秦朝的兴乐宫,汉代的未央宫,皆依龙首原北坡而建。遥想当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威加海内,那兴乐宫在龙首原上矗立,彰显着大秦王朝的雄壮与威严;而汉未央宫,则更是见证了大汉王朝的辉煌与昌盛,成为汉朝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象征,文景之治的繁荣、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似乎都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让龙首原见证了中华民族古老王朝的强盛与荣耀。
隋唐时期,岁月更迭,长安城南迁至龙首原以南,而唐代的大明宫宫殿群则巍然屹立于龙首原之上,成为当时天下至尊的权力中心。大明宫,规模宏大,建筑华丽,含元殿、麟德殿等建筑辉煌壮丽,气势磅礴,从含元殿上俯瞰,整个长安城尽收眼底,彰显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在那个万国来朝的辉煌时代,龙首原见证了唐朝的开元盛世,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兴盛,诗歌的璀璨,以及各国使节纷至沓来的盛况,这里是世界文明交流的舞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巅峰展示之地。
在历史的长河中,龙首村这片土地,见证了五十多位天子雄踞“龙首”,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治理国家,开创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时代。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从隋炀帝的科举改革,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每一位帝王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龙首村不仅有辉煌的宫殿建筑和显赫的帝王将相,还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诗仙李白曾在这里豪饮高歌,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壮志豪情;诗圣杜甫也曾在此徘徊感慨,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悯之作。这些诗篇如同璀璨的星辰,镶嵌在龙首村的历史夜空中,让后人在仰望时,感受到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魅力。
岁月流转,世事变迁。昔日的辉煌宫殿,已淹没在历史的尘烟之中,只留下断壁残垣,供后人凭吊。然而,龙首村却并未被历史遗忘,它在岁月的长河中悄然转型,如今已成为西安不可多得的宜居之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与古老的历史遗迹相互辉映;繁华的商业街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展现出一派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但在这繁华的背后,龙首村依然保留着那份独特的韵味和气质,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当二号线地铁建成期间,西安是不是下过雨,很长时间,无法考证,老人们非常斜虎的说,那是动了龙脉,此说法当然是编造的传说。又听说,地铁下边有千余处古墓,曾暂停过80次,考古人员云集,也留下来”西安地下都是鬼”的笑谈。
龙首村,是岁月深处的瑰宝,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其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过往的记忆,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历史的故事。亦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与变迁,承载了无数帝王将相的雄心与抱负,也留下了文人墨客的才情与风骨。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她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并向世界展示其更加独特的魅力与风采。
臧平立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