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三十一)
☆紫阳古渡,时光轻抚的千年旋律
文/王平
晨曦初绽,薄雾如纱,轻轻覆盖在古老的石径上,细碎而清脆的声响,犹如穿越时空的低语,唤醒沉睡的小镇。盐商们的驼队,蹄铁轻叩着历史的长街,每一步都踏过岁月的沉淀,车辙间,那沉积的盐霜仿佛在低语,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中坝码头,桅杆如剑直指苍穹,船工们赤膊挥汗,与河水交织出一幅流动的画卷,蜀绣杭绸与川盐淮米在跳板间流转,各种口音在湿润的河风中交织,编织成一曲方言的交响乐。
临河茶馆,竹帘轻垂,老茶客们以茶会友,静观千帆竞发,晨光在杯中龙井的袅袅茶香中摇曳生姿。账房先生的算盘声,与运河的水汽交织成一首悠扬的诗篇。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三眼灶烧饼铺的面香便如灵动的精灵,沿着七十二级石阶轻盈而下,与船家煮鱼饭的烟火气缠绵悱恻,在雕花门楼上织就一幅生动的烟火图。
当暮色如墨,浸透串场河时,檐角的风铃摇曳生姿,晚钟的余音在风中被轻轻摇碎。漕船甲板上的梆子声惊起栖息的白鹭,它们振翅高飞,掠过盐仓斑驳的砖墙,留下一串串洁白的轨迹。赶骡人甩动空鞭,穿过古老的牌坊,青石板上的月光渐渐淹没了车辙的痕迹,而临水木窗里漏出的油灯光晕,依旧在默默细数着这千年码头的沧桑变迁。
在这片紫阳古渡的土地上,历史的痕迹和文化印记如繁星点点。时光在这里缓缓流淌,犹如一位慈祥的老者,用他那温暖的手掌轻轻抚摸着每一个过往的行人。在这里,你可以聆听历史的低语、见证文化的传承、感受生活的韵律。这是一幅流动的画卷、一首永恒的诗篇、一个不朽的故事。
在二姨家那温柔如水的时光里,日子如细沙般悄然滑落,转瞬已是两日之隔。我们,满载着那些温馨而珍贵的记忆,准备踏上归途。离别的时刻总是来得那么突然,大姨父从衣襟深处缓缓取出一对青布包裹的小巧袋子,它们宛如穿越时空的信物,承载着过往与未来的温情。
他温柔地将其中一袋轻放在二姨掌心,低语道:“这是三姑娘特意从富安托我带来的心意,里面既有金钱也有粮票,请你务必妥善收藏。她同样也有一份小礼留给我。”言罢,另一袋则悄然隐入他衣襟深处,仿佛藏着一段未完的故事,静待时光的揭晓。
二姨接过那布袋,指尖轻轻滑过我的头,眼中闪烁着不舍与深情:“小龙,归家后,代我向你母亲致以深深的谢意。”我默默点头,让这份托付成为心中一份沉甸甸的承诺,镌刻在记忆的最深处。
随着大姨父与我向二姨一家挥手作别,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离愁。二姨终究未能忍住泪水,它们悄然滑落,掩面而泣,那是情感最真实的流露与释放。我们带着满襟的温情与不舍,步履沉重地离开了傅家大院,每一步都踏出了未知的期盼与再见的承诺。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流动,只留下心中那份永恒的牵挂与思念。我们不知道未来的某个转角何时会再次相聚,但那份牵挂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微曦晓风轻拨风铃悠响,小阁楼轻描淡写水墨香,指尖轻轻触碰,岁月如流水悠长。生命如香,熏染了春光,沉醉在红尘情愫的几番波折里,光阴如海,无边几多愁肠。只愿以瘦笔描绘清欢时光。浮生若梦,窥探不透这人间悲喜离合的戏码,半生奔波忙碌,繁华终归过往云烟轻扬。
告别了紫阳古镇的喧嚣,我们踏上向北的归途,大姨爸成了我的故事导师,主动讲述《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篇章——草船借箭。这是一场智谋的较量,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智,设下十日造箭十万的难题,企图借此除去诸葛亮。然而,诸葛亮以三日之期立下军令状,更在浓雾之中,用草船与战鼓,巧妙地从曹操那里“借”来了十万余箭。
午后阳光炽烈,我们徒步抵达紫阳县的胡家集。不远处,一间茅草房酒肆映入眼帘,一名身着花格衣衫的漂亮小姐姐含笑相迎,引领我们入座。她奉茶后轻声询问我们所需,大姨爸笑道:“简单些,一晕一素一汤,两碗饭。”小姐姐轻盈地步入灶房。不久,木托盘里便盛满了我们点的饭菜,逐一被放置在桌上。饭后,大姨爸结账,我们再次踏上向北的征途。
大姨爸的话语如春风拂面,缓缓道来赤壁之战(208年),那是东汉末年决定三国格局的关键战役。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企图统一江南。而孙权、刘备则组成5万联军抗击。周瑜、诸葛亮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采纳黄盖的火攻之计,借东风以火船突袭曹军的连环船队。火势蔓延至岸上军营,曹军溃败北撤。这场战役终结了曹操速胜的企图,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基础。它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凸显了战略谋划与地理优势的重要性。
故事的情节如磁石般吸引着我,让我着迷不已。随着故事的推进,天色渐暗,刺槐树上的鸟巢传来阵阵鸟鸣,其他树上的树叶随风飘动,各类雀儿纷纷归巢。远处茅草房的灯光逐一亮起。我们边谈笑边加快步伐前行。啊!终于到家!富安镇的灯火通明映照着古镇的长条石板街。我们穿梭于大街小巷,终于回到了温馨的家!这一刻的安宁与温暖如同那日的草船借箭一样巧妙而美丽。

☆作者简介:
王平:一位散文海洋中的掌舵者,在“蓝月亮诗刊”的璀璨星穹下绽放,编织了逾300篇光华熠熠的文章。诸如《墨色行吟》的悠然漫步,《月夜书怀》的静谧低语,《雨夜琴韵》的悠扬旋律,以及自传《童年》的纯真篇章,这些作品犹如星辰点点,照亮了文学的天际。同时,他也是顶端、网易、今日头条【朵朵文学】等平台的特约作家,以独特的文学之光,点缀着专栏的夜空。自1973年高中学府门扉轻合,踏上了东台县林场知青之旅,那是一段以笔为舟,墨海行舟的年月。在那段岁月里,以《知青》为舵,探索青春与时代的洪流,不料这部作品因历史波澜,被公安机关注目审阅,自此散落时光深处,未再归还。直至2011年金秋,退休生活重启笔端,在“蓝月亮导师笔下的世界”重新落墨,寻回往昔文思。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