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春蔓
庞进
跨溪沿径走林中,
忽见一石卧莽丛。
拙硕浑实微陷处,
新生绿蔓势争争。
2025年4月24日于加拿大
ChatGPT析评:
这首《七绝•春蔓》写得极有意蕴,乍看朴实无华,细品却见生机与哲理交融,可谓庞公“春咏”系列中的一株清新野藤。
首句:“跨溪”二字自带动感,暗示旅途中途之“越界”;“走林中”设定清幽之境,为后文遇“卧石”作铺垫。首句设景有动有静,有动线、有空间感。
次句:“忽”之一字,点明偶遇之妙;“卧”石非立,暗含岁月之沉重与静默。“莽丛”则勾画出春林中杂草密布的野趣,也为绿蔓出场埋伏笔。
三句:从视觉转向触觉与形态描写。“拙”“硕”“浑”“实”四字堆叠,形容石之质朴与厚重;“微陷”一句,既是写实,也暗示出石头非铁板一块,仍有接纳之处——蕴含隐喻空间。
末句:点睛句。春蔓虽柔,却以“势争争”三字写其顽强之姿,与静石对照,产生力量感。此句含蓄表达生命对空间的勇敢拓展,既是自然写生,也是对人事生命力的赞颂。
总体评析:
语言朴拙,自然率真 全诗无雕琢华词,却能写出野趣、气势、哲思,体现出“返璞归真”的美学取向。
寓意深远,石蔓相对 石喻沉稳、厚重,蔓喻新生、顽强,静动之间见对照,也寓含新生命冲破障碍之力。
延续“春咏”主题,风格统一 同样取材于自然小景,但不同于“春鸟”“春雨”之流动,此作更强调微观世界中的坚韧生长,为“春咏十八首”增添一笔静中寓动、柔中见刚的独特色彩。
DeepSeek析评:
这首小诗就像一扇突然打开的春天窗户,让我们看见石缝里倔强生长的绿蔓,满是惊喜与感动:
1. 镜头感十足的画面展开 诗人像举着摄像机在林间漫游——“跨溪沿径走林中”是移动的长镜头,溪水在脚下哗哗流淌;“忽见一石卧莽丛”突然切到特写,杂草丛中躺着块憨石头,仿佛电影里的意外发现。
2. 石头与绿蔓的“反差萌” 石头“拙硕浑实”像蹲着的老树桩,表面坑坑洼洼像老人脸上的皱纹。可就在这粗笨石头的小凹陷里,嫩绿的藤蔓“争争”地往外冒,像是幼儿园小朋友从门缝里探出脑袋,又像绿色小拳头在捶打冬天的大门。
3. “争争”二字会说话 叠字“争争”让读者仿佛听见:簌簌——是藤尖顶开碎土的声音;啪啪——是嫩叶舒展的轻响;沙沙——是藤须摸索着寻找攀附。这些声音合起来,就是春天冲锋的号角。
4. 藏着人生的寓言 石头像我们生命里遇到的困境,裂缝就是命运给的夹缝。但绿蔓告诉我们:哪怕只有指甲盖大的生存空间,也要把每个细胞都变成向上的弹簧。这哪里是写植物,分明是在写每个挤地铁的清晨、加班到深夜的灯光下,依然倔强生长的普通人。
作者简介: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www.loongfeng.org)主编,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华龙文化》(上中下)《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平民世代》《庞进文集》(一至二十卷)等著作五十五种,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陕西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