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树林 (小说 )
石怀文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不到感伤时。超英回城上车的那一瞬间我忍不住流泪了。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没有文化的庄稼人。到了我这一辈赶上了新社会,我上了高中。成了我们家族中第一个有文化的人。父母指望我上大学光宗耀祖。
没想到来了一场文化大革命,父母的期盼落空了,我的大学梦也被大串连、大字报、红袖章取代了。
在那火红的年代里,我怀着一颗火热的心,回乡当了农民。
回乡以后,我成了生产队的红人。劳动了半个月以后,生产队把记工分的大权,从地主子女的手里夺过来交给了我。
在水利工地上我背了一个冬春的的石头,挣了回来了两个头衔。一个团支部书记;一个民兵连长。我觉得广阔天地真是大有作为。
六月的农村正是鸟语花香的季节。一大早我还没起床就听到喜鹊在叫,透过玻璃窗,我看到东墙根那棵大榆树上,两只喜鹊点头翘尾地叫。我想,今天我家肯定要来客人。小时候,大清早听到喜鹊一叫,妈妈就说家里要来客人了,不过这确实很灵验,只要清早听到喜鹊叫,十有八九我家都要来客人,不是舅舅来就是姨妈来。
今天喜鹊叫得这么欢实,不知我家要来哪里的客人,舅舅刚走没几天,肯定不会来。姨妈也不可能来,在农忙季节里她不可能花一天工来…..
正在想着,突然看见李书记气喘吁吁地走进我家的院子,我想这喜鹊叫的也太神了,一次都不脱空。还没等我开口,李书记就说:你今天去公社接知识青年,还特意嘱咐我,要小伙子,不要姑娘。我们生产队缺男劳力。
我换上了当时最时兴的“的确凉”衬衫。这件衣服我可费了一番周折,托我的一个在城里商场当营业员亲的戚走后门买的。衣服买回来我一直没有舍得穿,今天穿上这件衣服去迎接青年,那最合时宜了。让城里人看看,我们农村的青年人也都不是土里吧唧的户老大。我对着镜子一照,月白色的的确凉小褂,蓝裤子配上黑布鞋白袜子,这一身时尚的打扮,和城里来的知识青年相比也差不到哪里去。
我来到公社一看,大批男知青都被其他生产队接走了。公社门口只剩下可怜巴巴的五个女知识青年坐在行李卷上焦急的等待着来接他们的人。我没有选择,只好把她们的行李和简单的生活用具装上了马车。一路上她们看到什么都新奇,问这问那,她们说得都是普通话,非常好听。她们是那么的天真烂漫,对未来充满着激情和希望。其中有一个扎羊角小辫的姑娘,一路上她的嘴一直没闲着,又说又笑的。我问她叫什么名子,她说:叫王超英。
我说:你的名子很有意思,要超英雄!惹得大家都笑了。
她说:我爸爸崇拜英雄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说完她天真地笑了。
不觉的,我们到了生产队大院。王超英她们刚下马车,他们的铺盖卷,就被前来迎接的几个小青年扛进了早已打扫干净的房子里。他们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并没有因条件差,而情绪低落,也许他们早在心里已经有了吃苦的思想准备。他们个人忙各人的,打开行李,摆放好洗漱用具,就躺在通间的大木板床上,两眼呆呆地仰望着房梁,好像是在数椽子,又像是在想爹妈。
王超英倒像个远方来的亲戚娃,她铺好床铺,就跑到食堂帮大师傅揉馒头。好奇的社员用赞许的目光看着这位刚下乡的城市姑娘。
二
下乡的第二天,王超英他们几个女知青就跟着队长下地锄草了。给他们每人一把锄头,跟社员们一起锄草。他们根本不认识哪个是玉米苗,哪个是稗子草,一进地就用锄头一顿乱剁,结果,草没锄掉反而把几行苞米苗刨得一棵不剩。弄得队长哭笑不得。
队长心疼而又惋惜地说:你们这些娃娃,让我咋说呢?出一颗苗不容易,好端端的两行苞米苗让你们给糟蹋了……
庄稼人惜苗如子,不小心刨掉一棵苗都要心疼地哎吆一声。
无奈,队长只好把王超英、吕月梅、李丽娜他们几个人安排到另一块地里,派了一个老农手把手教他们锄草间苗。
队长还说:明天要按时上工,来迟了可要扣工分。
王超英,吕月梅,齐声,哦了一声,“工分?”什么工分?
其实,挣工分、扣工分,对知识青年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落个不怕苦爱劳动的好名声,给贫下中农留下个好的印象,到时候给她们说几句好话。
夏收一结束,生产队的食堂就停伙了。这对在家吃惯了现成饭的知识青年来说,好比断奶的孩子,一样不习惯。
不过,随遇而安倒是人生存的本能,适应生活就是一种历练。这对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识青年来说是必须的。不过,这也确实苦了这些娃娃,从地里干活回来,困乏不说,还要自己动手做饭,当然心理上一时难以承受。不过她们还是每天照常上工,从来没有一天躺在家里睡过懒觉。因为她们有坚定的信念,自打一步踏进农村的那一天起,他们心里就有了,在农村好好劳动,不甘落后的雄心壮志,做一名无愧于时代的好青年。
还好,王超英会做饭。王超英姊妹四个,她是老大,三岁起就带着妹妹玩,六岁就踩着凳子和面。没想到她的这一手来到农村却用上了。
中午收工回来,她们分工合作,王超英洗手和面,吕月梅挑水,李丽娜洗菜,一会工夫饭就做熟了。
青年人,骨子里就有一股燃不尽的火焰。强烈的上进心和好胜心,使她们不得不克服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去慢慢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耕生活。再苦再累他们也只能在宿舍互相表白,出了宿舍抹干了眼泪,又扛着红旗唱着革命歌曲和社员一起战天斗地。
知识青年的到来,给团支部注入了新的活力。小青年们一窝蜂地向团组织靠拢,她们纷纷向团支部递交了入团申请书,团支部的工作一下子火热起来了,田间地头读报纸,学唱样板戏,办的黑板这一篮子事都让知识青年给包。为了把团支部工作搞得丰富多彩,又富有实际意义。我头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培育良种的念头,我的想法立刻得到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因为我上的是农业高中,知道如何培育改良农作物品种。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大田劳动,我带领团员青年利用早晨和中午休息时间,对抗逆性强,不倒伏,产量高的小麦优良品种,进行提纯复壮。还成功培育出了玉米杂交种。没想到我们做的这点事,惊动了公社团委。他们今天打电话要材料,明天到实地考察,硬是把我们团支部捧红了。人真是运气来了没高低,好事来了你躲都躲不掉。公社团委在我们生产队,召开了先进团支部经验交流现场会,让我在现场会上作先进经验介绍。小腿扭不过大腿,上级的要求我不得不服从。我就将我们所做的事,一五一十地向来自各个生产队的团支部书记作了汇报。没想到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报告”,效果会这么好,还有人拍手称赞叫好。
这一头刚应酬完,又接到县知识青年再教育办公室的通知:又要在我们生产队召开知识青年再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让我们团支部介绍如何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做好知识青年再教育的。为了应付这种捕风捉影的政治宣传,我把前几天的讲稿来个改头换面,报了上去。其实,说来说去就那么点事。
还没过三天,县知青办公室的大队人马就到了。要求我们团支部在会议上做经验介绍。我想,不就是要树立典型嘛,干脆就树王超英好了,因为她比我更需要荣誉。再说好多事情都是知识青年干的,由她作这个经验介绍比我更合适。
起先王超英死活不愿意代表团支部在现场会上发言,我说,是党支部指名让你在这个会议上发言的,她这才勉强接受了。王超英不辱使命拿着我在团干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稿,结合她自己的亲身经历,讲得有生有色,到会的领导听了相互点头称赞。
王超英因此脱颖而出,当年就加入了共青团,并担任了团支部副书记,光荣地出席了州、县团代会。就这样天赶地凑把我们凑到了一起。工作中我们成了黄金搭档。
在夏收前的动员大会上,我代表团支部表了决心。我组织了青年突击队。我任青年突击队队长,王超英任副队长。 到离家十几公里地方去割麦子,那地方是新开垦的荒地。麦地四周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碱滩,住的是地窝子,喝的水又苦又涩,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为了鼓舞士气,我身先士卒,找了一个体质稍弱的男青年为一组。号召青年们根据各自的体力,自找对象,两人为一组,组与组开展割麦子比赛。各个组割麦子的亩数,当天晚上出现在小黑板上。
这一招真灵,早晨5点钟声一响,他们一个比一个起的快,一骨碌爬起来拿起镰刀就往地里走,生怕自己落别人的后头,到了收工的时候,天上的星星都出来了,我不催他们都不回。我真的不敢相信,王超英和另一名回乡女知青一天割麦子七点八亩。
火红的太阳似乎没有了脾气,悄悄地钻进了地平线,但大地还散发着阵阵的闷热。王超英拖着疲惫的脚步,胳膊上挎着镰刀,顶着满天的星斗和同伴们一起走进了地窝子,等她拿着碗筷出来打饭的人,队已经排成了长龙,她排到了最后一个。我一看这么多的人打饭,一时半会挨不上,我不想浪费这宝贵的时间,趁大伙打饭的空儿,我迅速地拿起磨刀石,悄悄拿出王超英的镰刀,还没用上一刻钟,两把刀磨都好了。这时食堂窗口打饭的人只剩下四五个人了。我蛮有成就感,拿着碗筷轻松地打了饭,蹲在墙根一顿狼吞虎咽。我突然听到王超英幽默诙谐地说:是那个活雷锋帮我磨的镰刀,做了好事也不留个名,想当无名英雄!说完她朝我歪着头调皮地一笑。嘴里还哼着:“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然后她走进地窝子。我第二碗饭还没吃完王超英就提着马灯,去出黑板了。她一手提着马灯一手拿着粉笔在小黑板上龙飞凤舞。我暗暗地佩服,她真是能文能武啊!我突然脑子冒出了一个念头,要是她能做我的······我不敢往下想。
转眼到了公元1975年。我们这一代人经过文革的洗礼,心中的激情也燃地差不多了,再加上农村的生活艰苦而单调,我们这才意识到该考虑个人的前途命运了,正好赶上工农兵上大学这趟班车.我们决定拼搏一把。于是我就和王超英还有吕月梅、李丽娜、冉雪几个知青报了名。我估计贫下中农推荐,大队盖章,公社政审这都没有问题。我们最担心的是,文化考试。于是,我找了几本有毛主席语录的中学课本,几个人坐在一起复习,打开书本,语文还算可以,借助拼音能把文章念下去。可是翻开数学课本就傻眼了。什么是“X+Y”根本就不清楚。
王超英说:初中只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就开始上街闹革命。
吕月梅说:在学校我爱学数,最怕写作文……
李丽娜说:我爱学语文,一上数学课我就头疼…..
我说:我还算可以,好歹还进了几天高中门…..
几个人都无不感慨,都为知识的欠缺而遗憾。在复习中我便成了她们的“老师”,她们戏称我“博士”,其实我和她们相比,我也不过是个瘸子里面的将军,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一天下午王超英来到我家,让我帮她解几道数学题,复习到了深夜,我本想留王超英和我妈睡在一起,第二天接着复习,可是王超英执意要回她的宿舍。她说怕同宿舍的女生说闲话,一定要我送她回去。我们家离她住的宿舍也不太远,但是要穿过一块高粱地和一片杨树林。
夏天农村的夜晚死一般的宁静,劳累了一天的农民早早就上炕睡觉了。田野里只有蟋蟀在不知疲倦地鸣叫,偶尔远处传来一声声的狗叫。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领着王超英高一脚,低一脚的走在田埂上,高粱地里的田埂都很窄,我们只能一前一后地走。高粱叶子被风一吹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王超英猛地转过身,她的鼻尖碰在我的脸上,我不好意思地往后退了一步说:咋了?
王超英面对着我说: 你听,前面啥声音?好我害怕。
我说,没事,风刮高粱叶子发出的声音。
王超英依然抓住我的胳膊说,这声音太吓人了。
我说,走吧,别自己吓自己了,你身后还有我呢,你不用害怕。
我推了王超英一把,她才慢慢地往前挪着脚步。刚走进了一种叫鬼拍手的大叶子白杨树林,一阵风吹过来,白杨树叶子立刻发出阴森可怕的啪啪声。走在前面的王超英猛地转过身来,抓住我的胳膊说:我怕!她趁势把头靠在我的肩上。我一时不知所措,我真想搂着她给她一个吻。我怕我的行为会玷污他对我的信任。人家是城里人会接受一个泥腿子的吻吗?也许人家真的怕才这样的。我半拥半抱地了说:你真是个胆小鬼!一阵风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了。
我就是怕嘛!王超英略带着哭声说。
我说,快走,都看见你宿舍的灯光了。
王超英,索性不走了,她猛地双手紧紧地搂住了我的脖子。
此时我男性的本能再也无法控制了,笨拙地搂住了她,亲吻了她······
王超英接受了我庄严而神圣的一吻,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亲吻了美丽而大方的少女,要不是她在我身边,我真不敢相信这事是真的,白杨树可以作证。这一吻足以让我放心大胆地去爱,但我还是不够自信,但这个足以让人融化的吻,它足以让我无比的憧憬。
回家后我失眠了!
后来几天我们都复习的很晚。一来为了迎接考试,二来为夜晚的白杨树林,那里是我们的二人世界。
考试的那天,我们骑着自行车去县城赶考。上午10点开考,我和王超英6点就骑着自行车出发了,我估计8点多就到了县城,吃点早饭再去考试,时间宽宽有余。没想到走到半路王超英骑得自行坏了连推都推不动了。我急得我头上冒汗,心都快从嘴里奔出来了。这次考试对我来说太重要了。记得,不知哪个名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生的路很长,要紧处只有几步。”这次考试对我来说,就是那“要紧处的一步”。也许这次考试能改变我的人生,也许能成全我和王超英…..
王超英一看,她也急了。说,让我和吕月梅,李丽娜骑着自行车先走,不要误了考试。
我说,不行,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把你一个大姑娘撩到这个没有人烟的戈壁滩上,我还算个男人吗?
看着王超英这辆不争气的自行车,我一时没了主意。这咋办呢,这车子还是王超英借人家的,这里也没有人家寄放,只能想办法把车子带走。
我让吕月梅,李丽娜骑着自行车先走,不能都耗在这里,说啥也不能耽误了她两的考试。
我把王超英的自行车前轮,绑在我的自行车的后架上,我和王超英推着自行车往县城走。到了县城,考试时间已经过了半个小时,连考场都没让我们进。
在县城我们吃了一顿饭,修好了自行车。我们骑着自行车谁也不说一句话,此时此刻说啥也是多余的。车轮一圈一圈向前滚动,仿佛在告诉我们美好的风景永远都在前面。走着走着,王超英竟然唱起了这么一句歌词:“没有花儿香,没有树高,我们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在我的意识觉里,王超英好比是天上的七仙女,我就是地上的董永,是那么的可望不可
即,一次次天真美好的憧憬,都被现实的城乡差别给否定了。我不甘心,又编制奇妙的幻想来欺骗自己。每天我好像都在不停地跳着,摘那个永远够不上的金苹果。
在农村我也算是个强者 ,在千人百众的团代会上慷慨激昂,赢得是掌声和羡慕的目光。可是我在爱情上,却像个乞丐,乞求人家父母的恩赐,期盼自己能走进大学的门,幻想着某一天,能为她家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从而有资格当城里人家的女婿。
几个月来我一直在痛苦和自卑中度过的,恨铁为什么不成钢?我为什么不出生在城市呢?有时候我真恨自己,我为什么要上学呢?当个地道农民多好,无忧无虑,老婆孩子热炕头。我明明知道我们的婚姻没有结果,但我的两腿不由我支配。一看到王超英的宿舍门一开两腿不由自主地走进她的宿舍。和她一起聊到深夜,每当我要走的时候,超英含脉脉地说:时间还早呢!
有时候不觉得聊到鸡叫,我才不得不离开她的小屋,我走了很远了,回头一望超英宿舍的灯还亮着,窗户里透出了王超英扒窗户前看我的身影。她几乎是贴着窗户看的,她明明知道那玻璃是透光不透明的,从里面看不到外面的。但她还是不甘心一直朝着我走的方向掂起脚跟不停地张望。我在外面看得心里好酸楚!我觉得我不像个男人······
正当我们沉浸在爱情的幸福甜蜜之中的时候。王超英的爸爸开着汽车拿着王超英回城的招工表来到我们生产队。并且至上到下的手续都办好了,第二天就带王超英回城,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我们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我和王超英一听当时就傻了。王超英哭着闹着不回去,王父得知女儿在农村已经恋爱了,气得火冒三丈!当晚就把女儿推上了汽车。他根本就不顾女儿在农村五年的感受!
我亲眼看着王超英的爸爸,把我心爱的人像抓囚犯一样带走了,我的心碎了!我的梦连同我的心一起被无情的汽车带走了!
这一天是公元一九七五年一月二十一日,离春节只有12天,这是我撕心裂肺的一天!
三天后我收到了王超英滴满泪水的信。
王超英被她爸爸揪走以后,等于揪走了我的心。我失魂落魄地窝在家里,度过了这一年的春节。过了正月初六,年过完了。我想到街上去散散心,透透气,顺便买点东西。我在街上漫无目标地走着,也懒得和熟人打招呼。走着走着,我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长途车上下来了,我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以为是过度的思念产生的幻觉。我又不甘心的走到车跟前一看,没错,就是我日夜思念的扎着羊角小辫的王超英啊!我几步走上前,用双手紧紧握着王超英那冻得发凉的小手。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超英两眼噙着泪水,她瘦了,确实瘦了。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流露出了深深的忧伤。我们并肩走着一句话也没有说,尽情地,无比珍惜地享受着一分一秒的美好时光,仿佛要把分别十几天的思念之苦,从缓慢的脚步中一幕一幕放大,还原,释放出来。
不觉得已经到了我家门口,门锁着,我心里一阵高兴,多好的机会啊!我妈不在家。我开了门,就像娶新娘一样,抱起超英就往屋里跑。进了门超英一下子就扑向我,一个劲地捶打着我的胸脯,哭诉着:“你知道我这些天是怎么过来的吗?起先我的心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拿不定主意,可是后来我铁了心,我也不管那么多了,我豁出去了,我爸爸虽然把我的户口转走了,但是我一个大活人,我有自己的选择,这次我来我就不走了,我这辈子非你不嫁,我要等招回乡知识青年的指标下来我们一起走,实在不行我们就学牛郎织女,我做工来你种田。咱们也生一对儿女,我就不相信我爸我妈不认孙子!说着说着超英破涕为笑了。
我看着超英那么坚决的样子,感动得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用毛巾擦了擦满是泪水的眼睛喃喃地说,超英,今晚就住我家吧?
王超英故作生气的样子说:我现在已经成了无家可归的人,听你发落。
我和超英睡在一个满间大土炕上,王超英含情脉脉地望着我,钻进了被窝,用被子蒙住了头。我思量再三,拉开了另一条被子。超英讥讽地说:你是男人吗?
我无奈地说,我是男人,而且我是个负责任的男人,你想过没有,你现在已经回城了,而且有了工作。万一我们俩成不了,你咋样面对生活,你能在另一个男人面前能抬起头吗!你会一辈子在阴影中生活。你会像双面胶布一样,心里牵挂着我,生活上又丢不开另一个男人。两头你都放不下,那还叫生活吗?你不累吗?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我对你的负责,以后我们即便是做不成夫妻,还可以做兄妹,做真摯的朋友,我何尝不想同床共枕呢?自从我爱上你的那一天起,就天天盼你做我的新娘。超英你能理解我的苦衷吗?
王超英听了哭诉着:我那么老远来看你,为的是就是能得到你的爱抚,那怕让人知道了我也不在乎,你可倒好离我远远的。我从自己认为自己是姑娘的哪一天起,我就发誓:我这一辈子就爱一个男人,看中了就非他不嫁!把自己完完全全的交给他。可是眼前的现实让我好心酸!在我心里一直认为感情的伟大,丈夫的体贴!可是到如今却变得如此渺小和自卑。我是一个女人,一个渴望爱和被人爱的人。为了爱我可以奋不顾身,不顾后果,不顾穷福···” 她越说越伤心。
我一个劲地哄她,劝她。我真诚地对她说:等我有消息了,第一个先告诉你。我相信这句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天若有情天亦老…..你先回去,我在这里托关系走后门弄个招工的指标,到那时我们可以名正言顺的结婚,光明正大地生儿育女。
王超英这才心里踏实了,终于止住了哭声。我们同床共枕睡在了一起。我们除了亲吻、抚慰、诉说,彼此克制着。我感激她的温柔和执着。但更尊重她、爱护她。整个夜里我们窃窃私语,始终没有“越位”,“ 存天理灭人欲”像一个无形的枷锁,禁锢得我透不过气,但是我还是憧憬着到那一天,超英穿着婚纱走进婚姻殿堂做我的女人。
三
王超英来我家的第二天,她的父母就撵上门来了。进门二话没说拉着王超英就往门外走。王超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家里她是白雪公主,从小到大父母没有指过她一指头,她从来没有怕过父母,怕她的倒是父母,她不高兴了,父母哄她笑。她要的东西除过天上的星星摘不下来,其它的都能满足。可是,今天她一见父母的到来吓得好像是老鼠见了猫。她今天才知道了啥叫怕,她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就跟着母亲出了门。
出门还没有走上十步,王母就用气得发抖的指头,指着王超英的脑袋说,我咋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我看你是跳过肉架子吃豆腐,放下眼前的工作不要,偏要跑到这个鸟都不拉屎的地方来,重吃二遍苦,重遭二茬罪……
王超英仍旧一声不吭,跟在父母一步一步到了公共汽车站。因为她知道父母这一趟来者不善,如果来个硬碰硬结果会更糟糕,不如随着走吧。
王父王母看到女儿这么乖顺也就没有在意,王父到窗口买了三张回城的班车票,三人都上了车。
王超英说,我要去上厕所。
王母说,快去,车马上要开了。
王超英,嗯了一声。不舍地看了父母一眼就下车了。
汽车开始启动了,还不见女儿回来,急得王父王母下车大声喊,到处找,始终不见女儿的影子,王母求告司机师傅再等一等,半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女回来,这时车里的乘客,七嘴八舌地嚷开了,车开动了。
王母哭了。
王父拉开挎包掏出了毛巾,递给了泣不成声的妻子,一张纸条掉落了下来,王父打开一看,爸爸妈妈,请原谅女儿的不孝,我有我自己的生活…..
作者简介:石怀文 退休教师 米东作协会员。退休后想实现自己的文学梦,于是就开始文学创作。《杨树林》这是我的处女作。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遍布农村牧区。我所在的生产队来了一批知识青年,我亲眼目睹了知青的现实生活和小公鸡般冲动的爱情。我决定把这段历史用小说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
电话:1859909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