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7.上课之路
作者:林水火
阳光举着晴朗
刺桐系着红头绳递过明亮的眼神
三角梅轻摆带刺的手势
枫杨放低绿色身段
它们迎送着长长短短的陀螺影子
高悬于五层楼腰间的褐色响铃
听从记忆的理性
小心翼翼地把控上课与下课的果断
日复一日的褶皱接续行进
风亲切地打理肢体渗出的汗颜
直面眸光前后左右的情愫
在中年在寄托于时间的阴晴圆缺
行走在路上的夕阳
与一壶又一壶免费清茶
擦洗着惦记种子开花结果的疲惫
点评:这首诗《上课之路》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日常上学路上所见所感的独特体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点评:
一、意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诗中选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阳光”、“刺桐”、“三角梅”、“枫杨”、“陀螺影子”等,这些自然景物被赋予了人的动作和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例如:“阳光举着晴朗”,把阳光拟人化,好像一个人高举着晴朗的天空,形象鲜明。“刺桐系着红头绳递过明亮的眼神”,将刺桐花比作系着头绳的少女,花朵的红色如同头绳,花朵的姿态仿佛在传递眼神,充满灵性。“三角梅轻摆带刺的手势”,三角梅的花朵和枝条像是带刺的手,轻轻摆动,富有动感。
“枫杨放低绿色身段”,枫杨树的形象被描绘成谦逊地弯下身子,给人亲切之感。
这些拟人化的描写使得景物栩栩如生,读者仿佛置身于这条上课的路上,亲眼目睹这些景象。
二、情感细腻,层次丰富
诗中不仅描写了外在的景物,还深入挖掘了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情感表达细腻而丰富:“高悬于五层楼腰间的褐色响铃”,校园里的铃绳被具体描述,引发了读者对校园生活的共鸣。“听从记忆的理性,小心翼翼地把控上课与下课的果断”,描述了上课下课的规律性和理性控制,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日复一日的褶皱接续行进,风亲切地打理肢体渗出的汗颜”,通过“褶皱”和“汗颜”这些词语,传达了日复一日的辛勤与付出,风仿佛在抚慰这种辛劳。“直面眸光前后左右的情愫”,眼睛所见的情感交织复杂,暗示了人际关系和内心的波澜。 “在中年在寄托于时间的阴晴圆缺”,中年人的心境和对时间的感悟融入其中,加深了诗的哲理意味。“行走在路上的夕阳,与一壶又一壶免费清茶,擦洗着惦记种子开花结果的疲惫”,夕阳和清茶象征着生活的慰藉,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疲惫的释放。
三、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
整首诗语言精炼,节奏感强,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表现力:诗行长短结合,形成错落的节奏感,如“阳光举着晴朗,刺桐系着红头绳递过明亮的眼神”,长句和短句交替,读起来朗朗上口。运用了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如“上课与下课的果断”、“阴晴圆缺”,使诗句更具诗意和韵律美。动词使用准确而传神,如“举着”、“系着”、“递过”、“轻摆”、“放低”等,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四、主题深刻,引人深思
这首诗以“上课之路”为线索,实际上抒发了对人生之路的感悟:通过描写日常的上学之路,反映了生活的规律和节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暗示了成长和奋斗的过程,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疲惫生活的释然。从景物描写到情感抒发,再到哲理思考,主题层层深入,引人深思。
总而言之,《上课之路》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现代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入挖掘,将日常的上学之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引发读者对生活、时间和人生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