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严州府初游:古韵与烟火交织的难忘之行
作者:李永合
早就听闻严州古城的大名,这座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的古城,地处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三江交汇处 ,距今已有1800年悠久历史,作为古睦州府、严州府和建德县的治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清明节后,趁着人不太多,我和媳妇终于带着3岁的小孙子踏上了这片充满古韵的土地,开启了一场难忘的旅程。
刚到建德市,我们就直奔提前预订好的浙江华东旗下古府酒店。酒店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小家伙一路上兴奋得不得了,小眼睛里满是对这次旅行的期待。办理好入住,稍作休息后,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前往严州古城。
来到古城入口,一座古老的城楼映入眼帘,这便是有着1800年历史的澄清门 。斑驳的城墙、厚重的城门,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岁月。我拉着小孙子的手,缓缓爬上城楼。站在城楼上,向内俯瞰,古城的街巷纵横交错,青石板路蜿蜒其间,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古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满满的江南韵味。向外望去,三江汇聚,江面宽阔,波光粼粼,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如黛如画。微风拂过,城楼屋檐下的风铃声清脆悦耳,小孙子兴奋地拍着小手,大声喊道:“爷爷/奶奶,你听,风铃在唱歌呢!”那纯真的模样,让我也不禁被他的快乐所感染。
沿着城楼走下,我们来到了正大街。这条古韵十足的老街,是古城的核心区域,也是美食与文化的汇聚地。街道两旁的古牌坊格外引人注目,这些牌坊造型精美,雕刻细腻,上面的纹饰、刻字和灵动的石狮,无不展示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为纪念明朝宰相商辂而建的三元坊 ,其独特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小孙子好奇地打量着这些牌坊,不停地问我上面的图案是什么意思,我耐心地给他一一讲解,希望能在他小小的心灵里种下一颗热爱历史文化的种子。
除了牌坊,正大街上还有许多历史建筑,如苏步青故居、福建会馆、老新华书店、老电影院等 。每一座建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我们走进这些建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小孙子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摸摸墙壁,看看门窗,嘴里还不时发出惊叹声。小孙子看到他心爱的玩具后不走了,无奈奶奶又给他买上了。在苏步青故居,我给他讲述了苏步青先生的生平事迹,他虽然似懂非懂,但还是听得津津有味,还奶声奶气地说:“我以后也要像苏爷爷一样厉害!”
走着走着,小孙子突然停下脚步,鼻子使劲地嗅了嗅,“爷爷/奶奶,好香啊!”原来,我们来到了美食街。这里飘散着各种美食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早就听说严州古城美食众多,今天终于可以大饱口福了。我们首先品尝了建德特色的豆腐包 ,刚出笼的豆腐包热气腾腾,白白胖胖的包子皮包裹着鲜嫩的豆腐和小葱,还点缀着些许红辣椒,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小孙子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汤汁瞬间盈满口腔,烫得他直哈气,但还是舍不得放下,一边吹着气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好吃,太好吃了!”看着他那贪吃的模样,我不禁笑出声来。接着,我们又尝试了严州烤饼 。有梅干菜和葱花肉馅两种口味,我买了一个梅干菜馅的,咬一口,外皮酥脆,内馅咸香,梅干菜的香味浓郁醇厚,让人回味无穷。小孙子也吃得赞不绝口,不一会儿,一个烤饼就被他消灭得干干净净。在美食街的一角,我发现了一家卖三都麻糍 的小店。麻糍有红豆和黑芝麻两种馅料,我给小孙子买了一个黑芝麻馅的。麻糍软糯香甜,一口咬下去,满满的芝麻香在口中散开,小孙子吃得嘴角都沾满了芝麻,像个可爱的小花猫。他一边吃一边说:“这个甜甜的,真好吃,我还要!”。除了这些,我们还品尝了玉米粿、鱼丸汤、梅干菜烤鸭 等美食。玉米粿是用玉米粉包裹着臭豆腐馅,经过油炸后,外皮金黄酥脆,里面的臭豆腐馅香辣可口,别有一番风味;鱼丸汤里的鱼丸鲜嫩爽滑,汤汁鲜美,小孙子喝了好几口;梅干菜烤鸭色泽红亮,肉质鲜嫩,肥而不腻,梅干菜的香味渗透到鸭肉里,让人越吃越想吃。因为晚上不开车,我买了一瓶当地他们自己酿制的酒,味道好极了,小孙子不停给我倒酒,不是奶奶阻拦差点让我喝醉了。
吃饱喝足后,我们继续在古城里漫步。沿着青石板路,我们来到了玉带河边。河边停着许多小孩子车,小孙子兴奋地跑过去,想要上去体验一番。奶奶爷爷先后陪着他缓缓前行。两岸的垂柳依依,白墙黛瓦的建筑倒映在水中,宛如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小孙子嘴里还不停地说着:“真好玩,我还要再来!”
夜幕降临,古城的灯火次第亮起,为青砖黛瓦披上了一层暖黄的纱衣。我们牵着手,带着微醺的惬意,向着东湖走去。远远望去,东湖的水面上浮动着点点灯笼,像繁星坠入人间。走近后,才发现是画舫游船点亮的景观灯,流光溢彩,如梦似幻。小孙子挣脱我们的手,撒欢儿地跑向湖边,指着水面惊呼:“爷爷奶奶快看,星星在水里游泳!”
登上一艘装饰着宫灯的游船,船夫摇橹的吱呀声与岸边传来的评弹小调交织在一起。船行至湖心,水面倒映着岸边的楼阁,霓虹灯勾勒出飞檐翘角的轮廓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小孙子趴在船舷边,伸手去捞水中的光影,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袖口也浑然不觉。湖岸的步道上,身着汉服的姑娘们提着花灯漫步,衣袂翩跹,恍惚间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上元夜。
从东湖出来,我们又来到了西湖。夜晚的西湖别有一番风情,九曲桥被彩灯缠绕,宛如一条璀璨的银蛇横卧在湖面。小孙子兴奋地在桥上跑来跑去,数着栏杆上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湖心亭的灯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水面,几只白鹭栖息在岸边的柳树上,偶尔被欢闹声惊起,扑棱棱掠过湖面,在灯光下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
湖畔的空地上,一群人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小孙子被欢快的节奏吸引,拉着我们加入其中。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拍手转圈,笑得前仰后合。火光映红了他的小脸,也照亮了我们一家人幸福的笑容。此时,晚风送来阵阵甜香,不知是湖畔的桂花,还是街边店铺飘来的糖画香气,与夜色融为一体。
当我们终于踏上回酒店的路时,小孙子已经困得睁不开眼,却还紧紧攥着手里的糖画。古城的灯火在身后渐渐模糊,但那些古街巷陌的烟火气、祖孙三代的欢笑声,早已深深烙印在记忆里。这座将千年古韵与人间烟火完美融合的严州古城,不仅是一场旅行的终点,更是我们一家人珍藏一生的美好回忆。
作者简介 :
李永合 河南南阳人,1986年10 年入伍,从军20余载,部队团职干部自主择业。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优秀党员20余次。出版报告文学《天路军魂》散文专辑《心贴青藏线》。报告文学《一名残疾士兵和他的好妻子》荣获全军二等奖.部分作品被入选《中国散文大全》《中国当代作家作品集》《中国好作品》等。在干好本职工作同时,利用业余时间采发各类文学和新闻稿件600余篇(幅)约50多万字。被多家报刊电台聘请为特邀通讯员。现任中国散文作家协员会员、杭州市余杭区作家协会会理事。现在退休居住在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