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兰云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自号浮休道人,文山。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人,汉族江右民系,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
在南宋即将破天之际,社会动荡不安、风雨飘摇的历史画卷中,文天祥宛如一颗璀璨而坚毅的巨星,在文坛闪耀着忠义的光辉,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文天祥出生于一个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庭,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儒家教育。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深深地烙印在他的灵魂深处,成为他一生坚守的信念。在年少时,文天祥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远大的抱负,他读书勤奋,博闻强记,诗词文章皆出类拔萃,于宋理宗宝四年(1256年)考入进士,成为状元,官拜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进入官场,虽然在官场十几年,与宦官董宋臣不和,又经常讥讽权相贾似道,因此,多次遭贬,又数度沉浮,但,从不动摇对朝廷忠心,死心坚定维护宋末江山,为抗元做出积极贡献。
文天祥的文学成就首先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上。他的诗作风格多样,但最令人敬仰的是他那些充满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的诗篇。在南宋面临蒙古铁骑的威胁,国家危在旦夕之际,文天祥以诗为剑,抒发自己的满腔悲愤和壮志豪情。《过零丁洋》堪称其代表作,“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如同文天祥的内心独白,前几句将国家的破败、个人身世的坎坷描写得淋漓尽致。山河如同风中飘絮般破碎,而自己的身世就像雨中浮萍一样漂泊无依。惶恐滩头和零丁洋里的经历,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遭遇,更是南宋王朝在蒙古铁蹄下风雨飘摇的缩影。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如大顶洪钟,振聋发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生死抉择面前,文天祥以一种决然的姿态表明自己的忠诚。他不怕死,他在乎的是自己的一片丹心能否彪炳史册,这种崇高的民族气节在这两句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另一首诗《正气歌》在狱中完成,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最经典之作。“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文天祥开篇便阐述了正气的存在及其伟大的力量。他认为天地之间存在着一股正气,这股正气在世间以各种形态存在,在人间就表现为浩然正气。在诗中,他列举了许多历史上秉持正气的人物和事迹,以表明正气是一脉相承的。而他自己在被囚禁的恶劣环境中,也是依靠这股正气支撑着自己。“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国家危难、时运不济的时候,一个人的气节才会真正显现出来,而这些坚守气节的人都会名垂青史。文天祥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正气的崇尚,也表明了自己坚守气节的决心。这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文天祥的精神宣言,是他在面对元朝劝降时坚定立场的力量源泉。
文天祥的散文创作同样精彩。他的散文情感真挚,议论深刻。在一些政论性的散文中,他对南宋的政治局势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针对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军事的孱弱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呼吁朝廷改革弊政,加强军事力量,以抵御外敌。他的文章逻辑严谨,言辞恳切,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从文学风格来看,文天祥的作品既有细腻的情感描写,又有雄浑壮阔的气势。他能够在描写个人的悲喜时,将其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他的文字犹如一面镜子,既反映了南宋社会的黑暗与动荡,又折射出他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然而,文天祥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更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在南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国家面临蒙古入侵的危机时,文天祥积极投身于抗元斗争。他散尽家财,招募义军,组织力量抵御外敌。他的军事才能虽然有限,但他的爱国热情和顽强的抵抗精神却激励着无数的南宋军民。他率领军队与元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尽管常常处于劣势,但他从未放弃。
在兵败被俘后,文天祥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元朝统治者为了征服南宋的人心,对文天祥进行了多次劝降。他们许以高官厚禄,试图让文天祥背叛南宋,为元朝效力。但文天祥始终不为所动,他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民族气节。他在元大都的监狱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这段时间里,他遭受了各种折磨,但他依然没有屈服。他以自己的文学创作表达自己的坚定意志,用诗歌和散文向元朝统治者和世人表明,南宋虽然灭亡了,但南宋的精神不倒,他文天祥永远是南宋的臣民。
文天祥的死是壮烈而英勇的。他的牺牲成为了南宋精神最后的绝唱,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忠义精神激励着后世无数的仁人志士。在文学上,他的作品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被后人不断地传颂和研究。他的爱国情怀、民族气节和文学成就如同三把火炬,照亮了南宋的历史天空,也为后世的人们指引着方向。
南宋文坛因为有了文天祥而增添了一抹最为壮丽的色彩。他的文字穿越了时空的限制,至今仍然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血与悲壮,他那铮铮傲骨形象,让我们在敬仰他的同时,也深刻地体会到忠义和爱国的力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文天祥的名字将永远被后人铭记,他死得其所,活得精彩,他的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
2025年4月17日
【作者简介】
兰云,笔名绿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生于1953年3月,福建省福安市人。坐视夕阳,因酷爱传统国粹唐诗宋词,故拾韵度墨,笔笺烟云,描写岁月,春秋留痕,低吟人生百味,阔唱生活情调,善于挥诗雨(指诗词类),画兰虹(指散文类)。创作古诗词仟余首,有五言,七言诗律,各种词牌词赋,缤纷多彩,华丽多姿,篇篇诗文,谨列于《黄河诗社》《长江诗社》《上海滩诗叶》,《当代文艺》《秋园诗社》《福安文艺》等等各大媒体及网络平台,时常荡漾在五湖四海读者面前。喜欢擂台上探小峰,曾参加过全国笫五届”华夏杯”词诗大赛,并获得一等奖,部份作品被《上海滩诗叶》刊物收录,并成功编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深受广大诗友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