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收的捐款
小小说/龚播雨
螺纹村的山,鬼见愁。路则是在山里九弯十八拐,极度阻碍了村里人的生活和生产。因此,村里人奢望能修一条路,就像盼一场甘霖。
村支书老宋向上面打了几回报告,不知什么原因,上面一拖再拖,批复的文老是不下来。
有一天,邮递员不辞辛苦步行入村,送来了个天大的好消息,上面终于下文了,同意修路,也同意出资百分之五十。
得到这个消息,在村里炸开了锅,人们奔走相告。但村支书老宋怎也高兴不起来,心里老兜着个大问题。出资百分之五十,那剩下的一半必须自己出。村上又没钱,村民手头拮据,这缺口资金又从哪来?!
面对资金的缺口,老宋书记眉头紧锁,脑袋里展开无数个可能与不可能的计划,这些个问题折磨得老宋茶饭不思,碾转反侧。
八月十五中秋节,儿子说公司要加班,没工回家过节,他说别回来也好,把路费当捐款算了。他儿子干脆多捐一千元。笑着安慰老爸,就算支书家带头吧。
老宋安慰自己,带头是应该,听说儿子也困难,刚入城打工,住的,吃的……还要买房,孩子入学,一系列问题也弄得儿子儿媳经常吵架。这一千元,估计是儿子背着媳妇藏的私房钱。也估计是自己想多了,就算是给自己开了个玩笑吧。
玩笑归玩笑,资金问题总是得解决的,不然会辜负村民的期望的。
自己昨晚想到了那片林子。砍去拿到厚实乡的煤矿做撑树,能解决个大头。于是第二天自己就拿着摸夜打好的报告亲自上县林业局去批。
县林业局见是给村上修路筹资,没有多说什么,一个红大戳盖上,高兴得老宋半天都说不出话,那天回山村的路风驰电掣般快。
把树砍了卖了,累坏了村民,但是个个都不说累,好像吃了兴奋剂。
树是卖了,但还是少几万,于是号召村民从牙缝里抠出一点。村民们也毫不犹豫自觉捐款,生怕别人嘲笑,觉得不捐的话,在村上是真的没有脸面。
村民虽穷,但骨子却硬得很,个个都不是孬种。老宋时常觉得没搞出点成绩,没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心里很愧疚。
没有别的办法,他尽量到那些户子好的家去做工作,当然大是大非面前,一些户子毫不犹豫,也还是比一般人家多捐了些。
但有一户人家他坚决不去。那就是张二棍家。
张二棍他儿子在乡中学搞总务,捞了不少油水。自己家确实富了,村上就他家建了红砖楼房。但是害惨了那些正在长身体的学生伢子。老宋的孙子去年在初中读书,礼拜回到家,孩子一餐吃了一只土鸡。看到孩子这情景,再结合其他家长的反映,他边掉眼泪边愤懑。他想向上面反应一下,但一听说张二棍家有个亲戚在县委工作,自己不得不打了退堂鼓。
只是一遇到张二棍,老宋爱理不理。弄得张二棍不知什么事得罪了支书似的一脸懵。
支书都不上自己家,这事被其他村民知道了,大家好像不约而同的不理张二棍。特别是张二棍他爸死了,结果没一个村民上他家帮忙料理丧事。还故意把路挖断,弄得张二棍求爷爷告奶奶才把爸送上山入土为安。
听说修路还少三万元,张二棍连忙提上三万上宋支书家准备塞了这个缺口。
他到的时候,还有一些村民也在。他满脸堆笑,好像不是来捐款似的,倒像花钱讨好。
张二棍连忙递上芙蓉王,可是没一个人接他的烟。
宋支书说,钱你提回去,缺的钱我会想办法的,你的钱就不用花在这条路上,你提回去过舒服日子吧。但你硬要捐,如果个个村民都同意收,我就收。
张二棍提着钱,又一圈圈的去递烟递笑脸,但硬气的村民就是不接他的烟。
张二棍就像挨了一闷棍,半天都呆在那,好像理亏似的。
宋支书摊了摊手说。不是我不接你的哟。
马大胡子干脆讲直话,你儿子捞的这些丧良心的钱用来修路,别脏了这条路!
第二天,张二棍就离开了螺纹村,从此再也没见过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