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钓趣里的岁月诗行
——记退休教师马杰年
文/马倡春
在东营市的晨光暮色里,总能捕捉到马杰年老师悠然的身影:有时他静坐在广利河畔垂钓,钓竿轻扬间与水波低语;有时踩着轻快的舞步,在社区活动中心的音乐里舒展身姿;更多时候,他伏案执笔,将生活点滴化作跃然纸上的诗行。这位66岁的退休教师,用四十余载教学生涯培育桃李,又在退休后以多元热爱续写着精彩人生。
1977年初春,年轻的马杰年老师站上讲台,从此开启了长达四十余年的教育征程。作为小学高级教师,他始终相信教育是心灵的对话。课堂上,他用生动的故事串联知识点,让枯燥的文字化作孩子们眼中的星光;课后,他俯身倾听孩子们的童言童语,把学生们的奇思妙想当作珍宝。家访路上,他曾冒雨为留守儿童补课;运动会场,他和孩子们一起欢呼呐喊。这份对教育的赤诚,让他收获了无数学生的敬爱,毕业多年的学生回到东营,总不忘带着鲜花敲响他的家门。
退休后的马杰年老师,将生活过成了诗意与烟火交织的画卷。定居东营后,这座石油之城的雄浑与温柔,成了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他漫步黄河入海口,看芦花纷飞,写下“风摇白羽千重浪,日染金滩万点光”的诗句;穿梭于东营老街巷,感受市井温情,又在散文里记录下煎饼摊前的热气,邻里唠嗑的家常。这些作品陆续登上“滨州头条”,让他在网络世界也拥有了众多读者,有人留言:“马老师的文字,让我重新发现了身边的美。”
垂钓与舞蹈,则是他生活的另一种韵律。周末清晨,他常带着自制的渔具来到东八路湿地,一竿一线,在水波荡漾中沉淀思绪。当浮标轻颤,鱼儿上钩,那份喜悦如同学生时代解开难题般纯粹。而夜幕降临时,他换上舞鞋,在社区舞蹈队的集体舞中,与同龄人踩着节奏旋转。舞步里没有年龄的桎梏,只有对生命的热爱与享受。垂钓与舞蹈勾勒出他晚年生活的和谐乐章。
从滨州到东营,变的是生活的城市,不变的是马杰年老师对生命的热忱。这位在讲台上耕耘半生的老教师,如今依然用文字传递温暖,用行动诠释热爱。他的故事,恰似东营的黄河水,在岁月流淌中,激荡出动人的浪花。
20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