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妨一起认真思考一个很有意思也很重要的话题:到底是经营过企业的人,能把企业做强做大?还是从没经营过企业的人,反而能把企业做强做大?
马云曾讲过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一些没做过企业的领导来他们公司考察,马云讲了五分钟,反倒是这些没做过企业的人,讲了两个小时教他怎么把企业做强做大。这不是笑话,而是现实。在很多地方,正是这种颠倒常识、反向指导的逻辑,成为阻碍进步的根源。
我们再延伸思考另一个维度:一个懂管理、懂经济、懂人性、懂规律、并且有大量实践经验、有实际结果的人,能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反过来,一个除了会喊口号、玩阴谋、从没参与过真正管理、没有实践经验、反人性、推崇丛林法则、从未做出实事成果的人,能治理好吗?
其实,一个国家的治理,本质上和经营一家规模庞大的企业,并没有本质区别。家庭、企业、国家,本质上都需要被“经营”。经营的核心不在于“喊口号”,而是看谁真正懂得人性、懂得分配、懂得效率与规则,也就是说:谁有做出结果的能力。
商人,尤其是那些真正从零做起、通过市场竞争活下来并做出成果的人,他们比谁都更懂规则、懂分配、懂经济,也更懂得尊重规律和敬畏市场。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最真实的反馈机制:市场成败,毫不留情。而一个靠权力维持地位、靠嘴炮构建世界观的人,连一个便利店都没经营过,却要治理亿万人口的国家,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
而从更现实的角度讲,商人如果走向政治,最起码有个基本的前提:他知道怎样创造价值、怎样让资源运转、怎样让人群产生合作的动能。他是服务市场的,是从“给别人创造价值”开始的,而不是从“如何分蛋糕、如何掌控权力”开始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最近的一个国际话题:阿根廷总统米莱。最近有个传言在中文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米莱要推行一个“王炸”政策——公务员必须年满45岁以后才有资格报考。什么意思?就是不能让大学生一毕业就窝进体制里当“剥削阶层”,而是要让他们先去市场中搏杀、了解社会如何运转,财富如何创造,服务如何提供——在这之后,才有资格去“管理社会”。
不管这个传言是真是假,它所表达的理念却是深刻的。这种制度设计背后,是对人性、对社会机制、对权力与责任关系的深刻理解。这恰恰就是那些真正懂经济、懂人性、有成果、有担当的管理者才具备的认知。
反观我们呢?如今我们的村,天天唱衰美帝,天天骂川普,说他的团队是草台班子,说美帝快完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真的有动脑子思考过吗?
川普团队现在的主要成员,几乎个个都是在全球商业体系中有着极高成就的企业家与专家,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也具备丰富的管理和实战经验。他们会比谁都更懂怎么打赢经济战、怎么保护资本安全、怎么进行人才布局。这样一群人,会是“草台班子”?
他们可能不是完美的,但至少他们懂得现实世界的运行规则。而我们这边,喊了几十年的口号,内斗不断,政策反复,除了极少数“主人”阶层之外,底层、基层、体制内外几乎无一幸免地感受到艰难。喊口号喊不出繁荣,玩阴谋斗不来经济,唯有实际做事、尊重规律、尊重市场,才是出路。
所以,说到底,真正能带领一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往往是那些做过企业的人、懂经济的人、做出成果的人。商人进入政治,不是“权商勾结”的代名词,而是文明转型的重要一环。商人代表着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代表着“讲成本、讲效率、讲结果”的做事逻辑,而不是“讲权谋、讲斗争、讲口号”的空转逻辑。
文明的推进,本质是制度的理性化、管理的专业化和人性的尊重。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那些在真实世界里摸爬滚打、真正做出成果的人来主导。
愿这个世界,能越来越多地把治理权交还给那些懂得做事、愿意为他人创造价值的人,而不是那些只会操控他人、玩弄权术、空喊口号的人。这是所有人获得尊严、幸福与希望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