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杨世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蒲公英花之花语,虽然没有玫瑰花的华丽,也没有紫罗兰的雅趣,更没有百合的迷人香气,它们不需要肥料来栽培,不需要固定的庄园,只要给它们一个角落,它们就可以开出花来,是一群脆弱而又很坚强的植物。我很喜欢它们,因为它们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赞美它,因为它从不“骄傲”。
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为菊科蒲公英属下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蒙古蒲公英、黄花地丁、婆婆丁、灯笼草等。根圆柱状,黑褐色,粗壮。叶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头状花序,舌状花黄色,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花期4~9月,果期5~10月。
蒲公英大多生长于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生长在热带地区,常生长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蒲公英是喜冷凉的植物,其适应性很强,既耐寒也耐热。蒲公英对干旱和酸性也有一定抗性,可以在所有的土壤类型中生长,但在沙质土壤中生长较好。
蒲公英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其干燥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同时,蒲公英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多糖等活性成分。其生的或熟的嫩叶和花均可以食用。蒲公英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凉拌蒲公英,菜品。重要的就是要先焯水,蒲公英有苦味必须去掉,淡盐水烧开后放洗净的蒲公英进去打个滚,捞出浸到凉水里不断冲水,不但能去掉苦味,还能够保持其碧绿的颜色。
蒲公英炒鸡蛋是一道由蒲公英、鸡蛋等为主要材料,以油、盐等为调料做成的菜品,属于家常菜 。该道菜通过将食材倒入锅中翻炒烹饪制作而成。
据《新华本草纲要》记载芥叶蒲公英:“带根全草:味甘、苦、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结、利小便,通乳汁的功能。”全草入药,可清热解毒、除湿利尿,用于治疗咽喉痛、痈肿、疔毒、乳痈、肺痈、肠痈、大头瘟等热毒壅盛者。嫩茎叶可以食用。经过洗净后可生食或炒食、做汤、凉拌均可。
蒲公英名称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蒲公英的异名多达14个,多以功效、象形物和产地命名。其名称可以通过形态、来源等分类考证,正名出自《饮食须知》中,一直沿用到现在。在中国不同的朝代,其不同的名称具有不同特点。隋唐时期,蒲公英的异名凫公英、蒲公草、耩褥草、仆公英;宋代及宋代以后时期蒲公英异名增加有仆公罂、 地丁、金簪草、孛孛丁菜、黄花苗等。
蒲公英名称主要以植物形态、来源等进行分类考证。(1)以象形物命名:形态在古代人对植物的认识中最为直观,因此以象形图来命名亦最为普遍。例如《本草纲目》中提到的“金簪草一名地丁,花如金簪头,独脚如丁,故以名之”。(2)以不同的产地命名:如《庚辛玉册》中的“作鹁鸪英。俗呼蒲公丁,又呼黄花地丁。淮人谓之白鼓钉,蜀人谓之耳瘢草,关中谓之狗乳草”。
历史记载:蒲公英是中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该植物最早载于隋唐时期的《新修本草》中。宋代时期则被记载于《本草图经》《证类本草》等典籍中。到明清时期,被记载于《救荒本草》《滇南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等典籍中。
蒲公英,这朵小小的花,却有着大大的魅力!它遍布田野与路旁,以其独特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春天。它的叶子细长,边缘像小锯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当它开花时,金黄色的小花在绿叶间绽放,宛如繁星点缀在夜空,美得让人心醉。
而当花儿凋谢,蒲公英会变成毛茸茸的白球,像一个个小降落伞。风一吹,种子随风飘向远方,去寻找新的家园,这场景真是浪漫至极!
用蒲公英泡水喝,也能帮助身体解决不少小问题,比如缓解口腔溃疡、咽喉不适等。不过呀,蒲公英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喝的。像过敏体质者、脾胃虚寒的人、低血压人群以及经期的女生都要慎用哦。
总之,蒲公英真的是一种很特别的植物。它既有着浪漫的外表,又有着丰富的价值。如果你遇到蒲公英,不妨停下来好好欣赏一下它的美,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魅力吧!
蒲公英花语丰富且富有哲理,自由与无拘无束;蒲公英种子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随风飘散的特性使其成为自由的经典象征。它代表对未知的勇敢探索和摆脱束缚的渴望,被人们赞美追求精神独立自主能力的人。
蒲公英种子的漂泊不定,既象征爱情中的无常与分离,也暗含对挚爱的执着追随。即使感情终结,人们仍会如蒲公英种子般被命运之风带向未知。
蒲公英能在贫瘠环境中生根开花,传递生命顽强的希望。其种子散落各地后萌发新芽,隐喻人生逆境中仍可孕育新的可能。
蒲公英坚韧与自信,从干旱沙漠到寒冷山地,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蒲公英的强适应力,体现了挑战环境时的坚韧不拔。它鼓励人们以自信姿态应对生活起伏,“在石缝中仍努力扎根”开花……
蒲公英的播种是依赖风的向生力,顺其自然的笑对生活哲学。它示意人们要接纳命运安排,无论在环境好坏的变化中保持内心平和,流动的是风向,生长的是生命!如“随风起舞而非抗拒风向”的话语。
蒲公英花语说:“如果有缘,错过了还会重来;如果无缘,相遇了也会离开。相识就是一种缘分,相交就是一种情分。聚有聚的理由,离有离的借口。爱你的人会追随你,想你的人会联系你。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身不由己。有些事,不是不在意,而是在意了又能怎样。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一个人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对的人!”
作者简介:
杨世荣,(字,文溢)。男,汉族,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人,爱好文学……
现就读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