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燕西安行吟五首(三)
文字缘
文字结缘
离别、分叉,又有十年
今日,我们在秦岭相见
为这一见
心比秦岭长高了五尺
多好啊
山用青色染发
水以柔情洗颜
用唐朝的声音写诗
不征求李杜等先贤的意见
端杯喝酒
无畏老年设置的门坎
狂饮咖啡
不怕失眠。这是最好的机遇
蘸着王维的丹青
抹几笔春色
和当年一样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向蓝天覆盖的北方、南方
泼出一腔少年狂
我们没有老去
巍峨的秦岭,还一个四十年前掉丢的青春
与诗绝配
谷雨
谷雨这天,我寻找谷雨的父母
原来它来自文字的子宫
传说仓颉造字,感动天帝
为祭奠一个造字的人,它降谷雨,救济苍生
生下一个气节,成为铁定的习俗
这天,一众诗人在秦岭相会
天没落雨,激情如雨,落在诗的浪里
是润心的,灵性的,开出一朵朵雪白的兰花
从灵感怀孕,到意象萌动、诗性表达
诗的母体脱胎换骨,在失恋的迷途中
扭住爱情的前身
碰杯喝酒,语言句句挖李杜的词根
种在心里,长出曙光的黎明
语言是危险的,必须的
从谷雨落地
它湿漉漉的,绿油油的
夜宿秦岭
夜宿秦岭,不感到丝毫陌生
这里,是中华民族的龙脉,我是龙的传人
大大小小的植物,有我的一份
大大小小的石头,属于百家姓,不归哪个人
在秦岭过夜,我躺在北方与南方的怀里
左边是韩愈,右边是王维
历史叽叽喳喳,跑过来与我叙旧
身下的这张床,被他们摇成千秋
这里的空气新鲜,被汉水与渭水浣洗
猛吸三口,洗去渗进目光里的所有污浊
又吸三口,洗净多年烧心的肠胃
再吸三口,我把它存起来
灌满暮年,离开这里后
我节省着消费
听说,那个叫嬴政的人
见秦岭的巍峨与伟岸,改姓为秦
他被高大围困,也在高大中坐牢
拎着开始,喊着“万岁”
活不过秦岭的一茎花草
我一介平民,今夜在龙脉上睡觉
不想洞穿欲望的窗口
当草当木,当一粒石头,与梦融为一体
在亘古江山上,做一夜主人
今天秦岭落雨
今天秦岭落雨
我在王维的阳台,染绿了心脏
在心里,你是一座永恒的绿
飘着山林的内脏
今天秦岭落雨
在王维的阴台,听到长安的欢笑
既做长安的父亲,又做它的母亲
没有正面与反面的偏心
以水,滋养儿子
种下八水绕城之美
今天秦岭落雨
雨,是我比秦岭还高的心
你活万岁,我的心也活万岁
上善若水地陪你、养你
雨是你的命根
雨是我的青春
秦岭辞
在秦岭,我融入昆仑的身体
虽是尾部,冰冷的暴雪,扑来的天风
唤醒青春
那时,为灵魂落地
从昆仑到秦岭,一路种心
故人庄的唐诗,擎起一朵荷花
醉透大西北,亮艳五千里
命运,将漫天的阳光削减为零
那朵荷花,隐入唐诗
这里立着魏峨的秦岭
百度图片 在此致谢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1983年调《铁道兵》报,1984年2月调《人民铁道》报,任记者、首席记者、主任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201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建设报告文学的写作。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系中国作协会员。
主编 李汪源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