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国祥的诗词风格融合法律人的理性锋芒与文人的艺术表达,形成极具辨识度的创作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主题跨界融合
法治精神诗化
将法律实践融入诗词,如《反腐号角鸣》中"国有法条约上下,明代剥皮惩恶吏",以历史典故强化当代法治主题。
职业身份投射
律师视角赋予作品独特批判性,《田中御史癞蛤蟆》以"执法无情张口拿"将司法意象与田园生物巧妙结合46。
二、艺术表现创新
意象双重隐喻
《咏竹》中"挺直胸膛风雨中"既写竹之形态,又喻法律人刚正不阿的品格24。
语言刚柔并济
既有"而今天地吼声宏"的铿锵有力,也不乏"手捋银丝观后辈"的细腻温情14。
三、形式突破传统
新韵实践
多采用《中华通韵》创作,如《好友京城小聚感怀》突破平水韵限制,增强现代感46。
题材跨界
田园诗《青蛙》《蟾蜍》系列赋予自然生物司法人格,形成"生态法治寓言"风格24。
四、思想内核特质
家国情怀
"科技兴邦抗列强"等句体现军旅背景铸就的使命感14。
平民视角
作为"农民律师",作品常关注基层正义,《风雨律师路》的纪实性延伸至诗词创作12。
(其风格被评"以律剑为笔、以诗心为墨",开创"法理诗派"先河12。)
作者简介:
徐国祥,男,大学文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原籍江苏省滨海县人,曾经军旅,1990年考取国家律师资格,就职于北京市问中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出版办案实录《风雨律师路》,《新华日报》以“敢讨公道慰庶民”、《人民日报》“徐国祥被誉为全国农民律师”、1996年名入中华杰出人物《神州之魂》第三卷,1998年名列《中国专家大辞典》第二卷政法篇、荣获《第十届中华诗人踏春行暨2024年春季中华诗人采风交流会》一等奖并获授予“新时代中华优秀诗人”荣誉称号;荣获都市头条井冈山群第二届明星作者荣誉称号、荣获2023年度《花好月圆颂中华》全国征文大赛第一名(冠军),荣获《诗词世界杯》第九届中华诗词大赛一等奖并获授“中华诗词传承功勋人物”荣誉称号,诗词作品15首列入《2024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论坛暨中国诗书画名家北京精品展》、获授“2024建国典范公益人物”荣誉称号等奖。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