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园半日
—岁月静好,晚晴如歌
作者:纪毓孟 笔名:春帆
四月十九日上午,我走进了泰康之家琴园养老社区,来这里学习养老领域的先进经验,看看咱们全市养老事业是怎么高质量发展的,更是来感受一下这里老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状态。
一进门,就被一阵阵白玉兰的清香裹着茶香给吸引了,这香气是从落地窗里飘出来的。循着香味望去,几位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正围坐在紫藤花架下,手指在钢琴键上灵活地跳着。那琴声清脆悦耳,像极了屋檐下风铃的声音。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进来,照在他们脸上的皱纹上,仿佛给皱纹镀上了一层金边。这些被岁月磨砺过的手指,此时正和琴键一起,演奏着一曲永不停歇的圆舞曲。
再往里走,是书画室。这里飘着淡淡的墨香和咖啡香,让人感觉格外舒适。有位爷爷正悬着腕,认真地写着篆字“松柏之寿”,还有位奶奶正用五彩的颜料在画布上描绘着美丽的睡莲,像极了莫奈的画风。窗外,樱花瓣轻轻飘落,让人分不清是春天的气息攀上了宣纸,还是墨水的痕迹渲染了时光。一阵穿堂风拂过,把未干的颜料吹成了五彩的云霞,美极了。
图书馆里,高大的檀木书架上飘着些许灰尘,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有位爷爷正捧着一本《陶庵梦忆》轻声朗读,还有位奶奶拿着放大镜,仔细端详着碑帖上的每一个字。窗外,晚樱的花瓣正以每秒五厘米的速度缓缓飘落,而屋内,老花镜后的眼神却依然清澈,就像他们年轻时第一次读到“奇文共欣赏”时那样。
在琴园的这半天,我深深地感受到:这里不是老年人生命的终点站,而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温暖的港湾,一个让生命在晚年依然能够绽放光彩的地方。那些经历了岁月洗礼的爷爷奶奶们,并没有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消失,反而像一坛坛陈年老酒,越来越香醇。他们用悠扬的琴声、淡雅的墨香和书香,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无限光彩。琴园就像一个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 晚年并不是一个结束的符号,而是生命乐章中又一个精彩篇章的开始。它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在人生的晚年,依然可以充满希望,不断成长,甚至比年轻的时候更加充实和丰富。
这次琴园之行,不仅让我看到了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让我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到温暖和希望,就像那琴声、墨香和书香,久久地萦绕在心头。更重要的是,琴园点燃了一把火,一把关于尊严、关于价值、关于生命无限可能的火。它有力地昭示着:老年人的生命,不是余晖,而是晨曦,即使步入暮年,依然可以活出精彩,活出尊严,活出价值!这团火,将照亮每一位老人的晚年,也将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如何让生命在任何阶段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作者简介】
纪毓孟,退役军人,愛好文学。青岛荣军联盟成员 青岛老兵之家理事会副理事长 青岛影视群演工会副会长 青岛电视台群众艺术联盟成员 青岛退役军人企业促进会成员 城阳作家协会会员 青岛老兵公益协会会长 青岛电视台城阳区艺术总团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