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善良,远离蛮缠(散文)
文/周绿森 诵/军澜
暮色漫过窗台时,总想起江南古镇里的灯笼。它们悬在青瓦白墙间,风雨再急也固执地亮着,不与夜色争辩,只守着自己的光。这微光恰似人心中的善良,需要守护;而避开那些无端的纠缠,便是为善意留出栖居的空间。

善良是灵魂深处的清泉,越是清澈见底,越容易被搅浑。曾见过街边卖花的老人,颤巍巍递出雏菊时,眼中盛满期待。有路人嫌花不新鲜,非要折价,老人急得眼眶泛红,最后攥着少得可怜的零钱,仍要送对方一朵。那一刻,我忽然懂得,善良不该成为被人拿捏的软肋。正如作家迟子建所说:“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守护善良,不是盲目付出,而是在看清世事复杂后,依然愿意用温柔对待世界,同时学会为善意筑起一道无形的篱笆。
蛮缠如附骨之疽,看似抓着不放的是道理,实则吞噬的是生命的灵气。菜市场里为几毛钱争执的喧闹,网络上为观点不同掀起的骂战,这些无意义的纠缠像蛛网,将人困在琐碎的泥沼里。想起弘一法师“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的箴言,真正的清醒,是懂得适时抽身。不必与夏虫语冰,无需同井蛙论海,转身离开那些消耗自己的人或事,反而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守护善良与远离蛮缠,恰似阴阳相生的智慧。就像古树扎根泥土,既默默汲取养分,又懂得避开攀援的藤蔓。当我们学会拒绝道德绑架,不被他人的情绪勒索,善良才会成为照亮前路的灯,而非被踩在脚下的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守住心中的一方净土,远离喧嚣与纷扰,才能让善意如山间的溪流,永远保持清澈与生机。
愿我们都能做提灯而行的人,不与黑暗较劲,只守护好手中的光。当善良不再轻易受伤,当生活远离无意义的纠缠,生命自会绽放出最从容的模样。
作者简介:
周绿森,笔名绿野,湖南衡阳祁东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祁东县作协常务理事,《老年人》杂志通讯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凤凰诗社》古韵一社特邀推评员和编辑。
主播刘艳军 网名 军澜
机关退休干部、大连语言艺术学会会员。热爱朗诵、喜欢抒情的朗读方式、用声音诠释人物、用声音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