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前,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赓续工运精神血脉,王益区总工会特举办“工运百年·薪火相传”读书月活动。
2025年4月21日,上午十点半,王益区总工会在区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举办分享会,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式、共享式阅读,让百年工运精神在书香浸润中焕发时代光彩,也让广大职工在阅读中提升素养、在交流中凝聚力量。
王益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高戈、机关干部、王益作协会员、职工代表等30余人参加活动。针对工运理论方面《中国工人运动史》,红色经典方面《青春之歌》《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劳模故事方面《大国工匠》,人文社科方面《平凡的世界》《蒙古秘史》《宝贝宝贝》《叩叩》《人生》《妞妞》《活着》等谈感想、谈收获、谈体会。
首先是秦陇华老师谈到蒙古历史,没想到能用明史来破解元史,它们的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其次是王益中学教语文的韩小红老师风趣地分享:“男不能不读王小波,女不能不读周国平。”他重点推荐了周国平出版的写他女儿上学前的六年日记,给我们打开了不一样的视听,带来新的感悟。王益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高戈分享了《毛泽东选集》中的经典语录,并诚恳欢迎大家常来工会职工阅读学习,珍惜生活,活在当下,鼓励大家心怀热爱,勇敢追求梦想。
刘辉主席重点推荐了《大国的工人们》和《中国工人运动百年大事记》这两本书,让我们通过书籍看到我们中国的工人以极致的专注与热爱,在平凡岗位上铸就非凡。让我们明白正是工人阶级这种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让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跨越。
某航天企业的钳工师傅,为了确保航天器零部件的精度达到纳米级,几十年如一日,手持锉刀,在方寸之间雕琢 “中国精度”。他的双手布满老茧,却能触摸出 0.01 毫米的误差;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却能在毫厘之间洞察细微瑕疵。这种 “择一事,终一生” 的执着,让我明白,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将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在重复中寻求突破,在坚守中实现超越。
《大国工人的故事》让我震撼中国工人的力量!更让我们看到了工人身上的家国情怀。当重大工程遭遇技术瓶颈,他们深知,自己手中的工具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建设祖国的 “武器”。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智造”,从高铁飞驰到蛟龙探海,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凝聚着大国工人的汗水与心血,他们用劳动托起了中国梦。
翻开《中国工人运动百年大事记》,仿佛打开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国工人阶级从觉醒到壮大、从抗争到建设、从奋斗到复兴的伟大征程跃然纸上。阅读这部大事记,让我深刻感受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与精神传承,也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有了更为立体的认知。
回望百年,工人阶级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是革命斗争的先锋。早期,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工人阶级以无畏的勇气发起抗争。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到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工人阶级用血肉之躯筑起反抗的长城,彰显出坚定的革命意志。
进入新时代,工人阶级依然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在产业升级的一线,在抗击自然灾害、应对重大挑战的现场,工人阶级始终勇挑重担。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 “中国制造” 迈向 “中国创造”,在高铁、5G、航天等领域创造出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中国工人运动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充满奋斗与牺牲、光荣与梦想的历史。工人阶级所展现出的革命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应当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传承和弘扬工人阶级的伟大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楚丰华
2025.4.21
23:39
作者楚丰华原名楚凤琴.祖籍河南许昌,67年出生于铜川焦坪,大学学历,供职于市铝箔厂,现已退休居住在老区。作者自幼喜欢耕读于文字,曾有文稿在多家报刊、网络平台发表。希望在更多的文苑结识更多的文友,以便相互交流、提高,把更好的作品分享给更多的读者。
联系方式:15353213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