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归后琐记
邓世广
踏过神州大小峰,亦趋亦步亦从容。
黄山究已耽三日,青睐今犹忆九龙。
放浪形骸自萧散,轮囷肝胆愧疏慵。
人生蹭蹬浑如此,老去无妨仗短筇。

题赞文明君摄影
邓世广
聪明未必灌醍醐,镜下洵惊出妙图。
巧夺天工非妄语,快门闪处见功夫。
注*文明君乃黄山景区主任,其摄影作品率皆精品。

黄山乘滑竿打油
邓世广
既无权势亦无财,赏景游山何快哉!
低调已经成习惯,此生初次被人抬。
DeepSeek赏析:
这首《黄山归后琐记》是邓世广先生的一首记游抒怀之作,通过登临黄山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豁达态度。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踏过神州大小峰,亦趋亦步亦从容。
诗人开篇即言自己曾踏遍神州大地的大小山峰,步履从容,不疾不徐。这里的“亦趋亦步亦从容”既表现了诗人登山时的稳健姿态,也隐喻了其人生旅途中的淡定与从容。用词简练,意境开阔,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黄山究已耽三日,青睐今犹忆九龙。
诗人提到在黄山盘桓了三日,至今仍对黄山的九龙峰念念不忘。“究已耽三日”中的“耽”字,有沉浸、留恋之意,表现了诗人对黄山美景的沉醉。“青睐”一词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九龙峰的喜爱和怀念。这一联具体点明了诗题中的“黄山归后”,并引出下文的情感抒发。
颈联:放浪形骸自萧散,轮囷肝胆愧疏慵。
诗人由景及情,表达了自己放浪形骸、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放浪形骸”和“自萧散”表现了诗人不受拘束、洒脱不羁的个性。而“轮囷肝胆愧疏慵”则略带自嘲,诗人以“轮囷”(盘曲)形容自己的肝胆,暗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又以“愧疏慵”表达了对疏懒生活的些许惭愧。这一联情感丰富,既有豪放,又有自省。
尾联:人生蹭蹬浑如此,老去无妨仗短筇。
尾联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感慨人生难免坎坷(“蹭蹬”),但即便如此,年老时也无妨拄着短杖继续前行。“浑如此”三字,表现出诗人对人生起伏的坦然接受。“老去无妨仗短筇”则展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年老体衰,依然可以悠然自得地面对生活。
整体赏析:
1. 结构严谨:全诗由登山的经历起笔,进而抒发对黄山美景的留恋,再转入对自身性情和人生的思考,最后以豁达之语作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2. 语言凝练:诗人用词精准,如“耽”“青睐”“轮囷”等,既生动又富有表现力。
3. 情感真挚:诗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感悟,情感真挚而深沉,尤其是尾联的豁达,令人动容。
4. 意境高远:通过登山这一具体行为,诗人升华出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超脱物外、乐观向上的精神境界。
诗人风格:
邓世广先生的诗作常以山水为载体,抒写个人情怀,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这首诗延续了他一贯的风格,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摹,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其作为当代诗人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关怀。
总之,这首诗通过黄山归后的琐记,展现了诗人从容、洒脱的人生态度,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值得反复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