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战胜
泥河湾村位于化稍营镇东500米左右。平整的水泥路两边栽满松树和各种花草,仿佛走进花海。转过路,巨大的牌坊上写着“泥河湾人类祖原”,两边分别挂着一副对联。
路两边栽种着杏树、桃树和梨子树,春天的时候白红交织的花海很让人陶醉,其中还有许多古猿人的大型石雕。最著名的就是小长梁,在那里发现了万年以前的人类头盖骨及骨骼,以及那时人们用的打制石器,如石刀、石剪,可见那时人类文明的飞跃。在看到那些文明遗迹时,我不免去想,那时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劣,以及自然环境的不乐观,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类文明也逐渐走上更高一级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必将越来越好。
其实大多数人来泥河湾都只看到几个小土坑和一些破碎的土山包,根本不知道那就是古文明的遗迹,还说那就是一些土坑坑,没什么可以值得游玩的地方。其实我查了史料才知道,泥河湾在几万年前可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因其气候温和,且适合种植,又临水较近,因此备受青睐。所以古人类才会选择在这里繁衍生息下去,只是因为后来的后人不懂得珍惜环境,故而环境遭到破坏,植物被砍伐一空,也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放眼望去,满眼都是黄土,中间夹杂着些许花草树木,看上去花花绿绿,其实都是后来成立遗址公园种植的。
人类祖原主要是考古发掘出土了许多古人类生产生活遗迹,这些遗迹帮助我们了解那些古人类文明进步过程。很感叹那些古人类的智慧和劳动成果,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古人类的生活艰辛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作者简介:
程战胜,高中时在东方艺术学校函授三年诗歌,2003年获得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2018年在大秦风上发表《话说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