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出 : 兰玉娟 任胜军 于占江 诗歌
栏目主编:徐丽
组 稿:北方二丫
诗稿审核:胡淼 沐语 晨曦
平台制作:胡淼 岳春智
头条制作:雪儿
栏目督导:雪冬
🌴 兰玉娟的诗 🌴
1 两颗古树
两颗古树在郭尔罗斯大地上矗立了百年
把根深深地扎进泥土
只为站得更加牢固
谁能想到
百年前的某天
两颗小小的树苗
被郭尔罗斯的先人种植在这里
于是它们开始生根发芽
守望这座城市
见证时代的变迁
见证郭尔罗斯的繁荣发展
于是便有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便有了人们对古树虔诚的朝拜
两颗古树看似默默无语
其实它们身体里蕴藏着无限生机
它们“有血有肉”有灵魂
它们会一直坚守这片深情的沃土
在岁月的年轮里站成永恒
2 走进前郭历史博物馆
走近你便走进了一个时代
这里承载着岁月的沧桑
这里留下了先祖的足迹
我怀着敬畏之心走近你
感受你古老的气息
旧石器与新石器碰撞出时代的火花
陶瓷瓦罐镌刻着人类智慧与文明
历史的车轮滚滚
我仿佛穿越了时空
与篝火旁的部落女人一起翩翩起舞
伴随着悠扬的马头琴
唱一曲豪放的《蒙古人》
蒙古族汉子的铜像
仿佛被赋予了灵魂
他们的目光炯炯有神
曾经使用过的劳动工具
诉说着他们曾经来过
曾经在这片草原上留下了辛勤的足迹
我与时光对峙
久久不肯离去
我多想酿一壶美酒
斟满你古老的酒𨱔
尘封的岁月里
你可否愿意再醉一回
作者简介:兰玉娟,前郭县作家协会主席,八郎镇文联副主席,八郎镇妇联副主席。有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在书刊、报纸及网络媒体发表。2023年创作的微电影剧本《幸福满村红》由松原市北恒影视公司拍摄出品,并在吉林省电视台和松原电视台播出。《幸福满村红》在首届吉、辽、陕三省“三秋”主题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征集展播活动,经专家评审获得一等奖。原创歌曲《大美查干湖》《我是外卖小哥》《同学情》《外婆家的毛毛道》等在网络媒体播放,点击率很高,好评如潮。创作的小品《我们村的红辣椒模特队》获得省级奖项。快板《农家书屋就是好》登上了松原市群众艺术管举办的“大地欢歌迎新春”2024年春晚舞台。2021年被中央文明办秘书局授予阳光工程优秀文化志愿者。2024年由吉林电视台摄制组拍摄的两集纪录片《家住查干湖》作为纪录片的主人公荣登中央电视台总台。
🌱 于占江的诗 🌱
1 爱,在生命春天里
一场春雨
传来了
隔绝已久的消息
草欲萌生
花要发芽
似乎已嗅到了
勃勃生机
被严冬包围的大地
迎来又一次
春的归期
贪婪的我五体投地
允吸着根的养分
嗅着泥土的气息
摇曳的柳树
催促小草萌芽
燕归故里
山坳里几珠绿草
回报了季节的美丽
爱,在生命春天里
2 琴声,依然悠扬
看见这把琴,
就像回到了家乡。
于是我,想起了,
老苏玛琴王。
他的琴音,
又一次,
在我耳边回荡。
茫茫的草原,
他拉起了四弦琴。
像是和大自然聊天,
潺潺的流水伴奏,
惊动了查干湖的渔民。
渔歌唱晚,
抚慰打鱼的人心。
他听说;
骆驼不管自己的孩子。
便用四弦琴,
训训这个,
丢弃孩子的母亲,
母驼终于敞开了乳房。
看到孩子,
吮吸着甘甜的乳汁,
围观的人,
集体都泪奔。
他把四弦琴,
拉出了国门。
吃着中国的水饺,
唱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有人说;
他拉出来一个歌舞团,
就像草原上,
一朵朵盛开的萨日朗。
我们苏玛村的村头,
也树立着这把琴。
家乡的父老乡亲,
没有把,
他老人家遗忘。
这就是丰厚的文化遗产。
没有了蒙古包,
在家乡的的老屋里,
琴声,
依然悠扬。
作者简介:于占江,1962年出生于美丽的查干湖畔,吉林省前郭县八郎镇苏玛村,1982年在该镇高中毕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鼓励我从事创作。先后在《松原日报》《查干湖 》《郭尔罗斯》《秋林诗刊》《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等发表过小文,《站在你的墓碑旁》在吉林省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诗歌大赛获奖。《奶奶您听我说》获吉林纪检委“优良家风故事”三等奖。2014 年有幸加入吉林省作家协会。现在,创作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元素。 13214380668
🌿 任胜军的诗 🌿
1 美丽的树叶
春季我漫步在树林里
欣赏正在舞蹈的树叶
叶片在枝头接受阳光洗礼
碧绿是她吐露的芬芳
我呼吸到了仙灵之气
夏季树叶如熟透的果实
层层叠起让树变成绿伞
把夏日的愿望撑起
又宛如大片的绿云
与琼枝组成绿色天地
秋天树叶如岁月的书笺
记录成长衰老重生的寓言
秋风用无形的手把她摘下
我的脚印努力避开了她
只为减轻她落地时的叹息
片片落叶如金色的种子
为绿色绽放蕴育重生
如果把这种子移种我的心房
我用心血滋润她成长
她也会馈赠我无穷的生命力
2 赞铁耙子
每当主人手掌上的老茧
与铁耙子深情互动后
它就以四十五度角
匍匐在院内或者草垛旁
如今它爬行在垃圾场上
耙齿在垃圾堆里低音浅唱
宛如一把有力的梳子
梳理路肩上零乱的杂草
给被垃圾弄发痒的角落
不留余地一一解痒
它与主人在时光中穿梭
岁月无法侵蚀它的灵魂
只有耙齿被垃圾磨得消瘦
耙柄被手茧磨出痒和痛
还有耙子搂石头上留下的伤
耙子有伸缩自身形像能力
任由主人因地而异
如清理涵洞里堆满的垃圾
为得心应手完成任务
主人迅速拉长它的形状
它是掃帚铁锨的合作伙伴
随时听主人的召唤使用
瞧,街道两侧一尘不染
是耙子搂出来的风景
正在闪烁文明之星的光芒
作者简介:任胜军,男,汉族,1963年生,中共党员,热爱文学,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主要有散文、诗歌、随笔。作品散见于《吉林农村报》《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吉林省退役军人工作系列丛书》》《绿野刊物》《松原日报》《松花江》《松原文艺》等多个县级刊物,县、市级文学网络平台发表作品近百篇。在前郭县、松原市、吉林省级征文作品都有获奖作品。联系电话1584385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