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静(湖南.祁东)
我读小学是在祁东红旗小学(现改更名为祁东洪桥第六小学),我的启蒙老师是一位兢兢业业,带领学生用肩挑出一个篮球场的校长兼数学老师张先浦,漂亮美丽的语文老师叫蒋春花。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我们十三班和十四班刚进校的小学生,坐着水泥板凳,伏着水泥桌,在北风吹破的纸窗前读了一年,第二年学校换了木的桌椅板凳,也换了影响我一生的恩师彭祝英。
彭祝英老师比我大15岁,她性格温柔,淳朴善良,讲话轻言细语,我们偶然犯了错,她也从未大声呵斥过我们。她有个女儿叫张丹妮,常常跟在我们后面玩,有时想拿同学的东西玩,彭老师知道后坚决反对,还引经据典,给我们讲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还为我们购买了课外书籍,鼓励我们多学、多写、多练、积累词语,为写作文打好基础。
彭老师在学习上严格要求我,在生活上也关心我,我家兄弟姊妹多,爹娘负担重,有时交不起学费,彭祝英老师就会为我垫付学费。记得有一次我打篮球比赛时受了伤,彭老师急的不得了,忙前忙后带我去医院治疗,倾囊相授帮助我,我敬她爱她也怕她,很听她的话。小学读到三年半,彭老师离开我们去市里进修英语,我们心里舍不得也没有办法,小学读完了也没见过她回过校。
进入初中,我本应在祁东城关中学就读(现在的洪桥中学),由于学校缺少教室,二个小学升初中的班,分别寄读在反帝小学(现在的一小),红卫小学(现在的三小)。我当时分到了反帝小学寄读,我初中的第一位恩师是个有慈父之称,微胖和蔼,对学生很负责人的王乐任老师,英语启蒙老师是个年轻漂亮,气质优雅的柏玉卉老师,可惜二位恩师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留给我们的是无限怀念。
初中第一年下期,我回到了城关中学,分在58班。教体育是位年轻帅气的李成林老师,教语文兼班主任的有夏天摇着浦扇,满嘴之、乎、者、也的陈梦醒老师,英俊潇洒,博学多才,教学方法令人钦佩的张建中老师,教数学和物理的是讲话不快不慢,风趣幽默的胡宗南老师,我们都很喜欢听他讲课。教我们英语的是陈竹秀老师,她性格暴躁,但她心不坏,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还和她发生过摩擦。因为初一上期,我除了能倒背和默写26个字母,英语单词始终没能掌握发音技巧,读起来自己也不知道读的是什么,本来英语成绩就差,偏偏陈竹秀老师还经常点名骂我,我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表面上我不顶撞她,心里怨恨她,每次英语考试我只做2~3个题目,就是知道也不写,抱着不帮陈老师学英语,拉低全班英语分数,让陈老师评不了先进工作者。我这种想法被同学告诉了张建中恩师,张老师又告诉了我小学的班主任彭祝英老师,刚好这期她从市里学成归来,也在城关中学担任英语老师。她知道后,及时找我谈心,问我为什么?我倾心倾肺的跟彭老师说“英语实在太难学了,我无法理解语法上自己出现的错误,也尝试了很多的学习方法,都无法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看英语书如看无字的天书,自己学不好英语,心里本来就着急,在没有学会发音技巧的情况下,我用汉字标在英语单词下去阅读,被陈老师发现后,把我臭骂了一顿,然后将我的英语书丢到了教室外,我非常气愤,发誓再也不帮陈老师学英语了。”彭老师听我说完,首先批评了我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也讲了陈老师丢书一事的错误,然后循循善诱地教育我,做人要大气,不要斤斤计较,陈老师说你两句不要放在心上,她也是为你好。并耐心仔细教我学习英语的方法,纠正我语法上的错误,经常课后为我补习英语,同时化解了我与陈老师心里面的隔阂,多年后我遇到恩师陈竹秀谈起此事,二人都哈哈大笑。
我一生只读了6年半的书,文化基础差又喜欢写作,自己缺乏信心,周柏香、张永琴二位老师知道后,不断鼓励我不要放弃,虽然她俩没有直接教我书,但在我的写作路上一直激励我前行。良师相伴,恩师们点滴显真情,我在校时间短,能在生命遇到这么多优秀恩师,也是一生中的荣幸。
感恩母校祁东洪桥第六小学,洪桥中学恩师们的栽培,恩师们以身躯为笔,以智慧为墨,不断灌输新的知识,我们能在德、智、体、方面得到全发展,这归功于恩师们的教诲。三尺讲台显智慧,两袖清风扬师德,我的恩师张先浦、陈梦醒、胡宗南、张建中、先后离开了人世,健在的恩师们也老了,二个母校 在几届校领导的带领下,将木楼旧校换新颜,校址校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人已到中年,但师恩不能忘,每当我回忆恩师们的点点滴滴,心里充满感激之情,思念之心,是他们用无私奉献精神和优良的品德教育了我们。恩师们曾经是我们知识的灯塔,心灵的守护者,梦想播种的指引人,也是我生活中的良友,恩师们对我的帮助鼓励和教诲,我一辈子都会永远永远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