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 程
~~~~~~~~~~~
作者:刘 伟 笔名:卧 龙
轻轻的问一声你在哪儿
此时此刻我又在想你了
不敢冒昧的打搅与表达
只能悄悄地思念伴泪花
心爱的人儿你在哪儿
明天我就要奔向远方启程啦
几次的偶遇已变成了想法
你在哪儿你在哪儿
无数的呼唤梦想里的童话
足下的冰川已开始悄悄的融化
无论是否拥有已经成为知己了
心爱的人儿醒了吗
我只有默默的思念悄悄表达
轻吻你的额头抚摸你的脸颊
只有柔柔的嘴唇不敢触碰它
也许这就是君子之交情如兰花
心爱的人儿我已出发
每天的夜晚记得早睡吧
免得泛起了皱纹我会心疼啊
亲爱的朋友我要启程了
内心的苦涩不知该不该表达
淡淡的忧伤顺着眼角静静地落下
《启程》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克制的笔触,勾勒出一位即将远行之人内心翻涌却隐忍不发的思念,在欲言又止间构建出令人动容的情感张力。
全诗情感表达如冰川般深沉内敛。“不敢冒昧的打搅与表达/只能悄悄地思念伴泪花”将欲诉还休的情愫凝结为含蓄的意象。那“轻吻额头”“抚摸脸颊”的渴望,最终止步于“柔柔的嘴唇不敢触碰”的界限。这种情感的自我约束被提升为“君子之交情如兰花”的古典审美境界——幽香清远,不染俗尘,正是东方情爱观里“发乎情,止乎礼”的现代回响。
诗中的意象选择极具匠心。“足下的冰川已开始悄悄的融化”堪称点睛之笔。表面是远行途中的实景,深层却是固守的心防在思念暖流下的松动。坚冰消融暗示着封闭的情感正经历深刻转变,与“无论是否拥有已经成为知己”形成意象与哲思的互文。旅途的冰雪与内心的春意碰撞出富有张力的诗境。
在结构上,诗人以“出发”为轴心展开三重咏叹。启程前是“你在哪儿”的焦灼寻觅与“伴泪花”的静默酸楚;临行时是“记得早睡”的叮咛与“怕皱纹”的心疼;启程后则化为“苦涩不知该不该表达”的永恒悬问。三个时空层叠推进,如同思念的三重奏,而贯穿始终的“心爱的人儿”的呼唤,恰如旋律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动机。
当结尾“淡淡的忧伤顺着眼角静静地落下”时,那终于坠落的已不仅是泪滴,更是整首诗积蓄的情感重量。它不同于开篇“伴泪花”的含蓄,而是情感堤坝的隐秘决口。至此,冰川的冷峻与兰花的幽香在泪光中交融——最深的思念,原是静默中完成的自我泅渡。
---
整首诗的魅力,正在于用语言的克制反衬情感的汹涌。那些未落下的吻、未触碰的唇、未言明的爱,在“冰川”与“兰花”的意象系统中获得永恒定格。当现代人习惯用直白宣泄情感时,这首诗让我们重新发现:留白处的深情,才是思念最悠远的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