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诗歌之路(散文)
文/梦秋
视频制作:阿琼
在中学时,我就喜欢语文。所以偏科,喜欢文科。初中时喜欢看一些小说,第一本小说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印象深刻,是到图书馆借的。我喜欢四大名著。中国古典诗歌,唐诗宋词。有一次,语文老师讲课,记得是诗人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这节课吸引了我。后来,学校举办文艺活动,我曾写了一首诗。那时没有保存文稿,已经丢失了。我从小与文学结缘,也许这是我爱好文学的萌芽。
青年时代,我就喜欢文学。我学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大量阅读文学名著,如巴金的小说《家》《春》《秋》,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叶辛的《蹉跎岁月》,张贤亮的《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外国名著,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果戈理的《死魂灵》,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匹克威克外传》,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等。后来,我写了《漫谈外国文学》系列评论。
从喜欢文学开始,我渐渐喜欢诗歌。中国诗歌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从诗经,楚辞,汉乐府诗,至唐诗宋词,元曲,诗歌丰富多彩。现代新诗第一次出现于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涌现了胡适,刘半农,冰心,冯雪峰,臧克家,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冯至,李金发,艾青,田间,胡风,辛笛,穆旦,陈敬容,李瑛,郭小川,公刘,纪弦,郑愁予、贺敬之、洛夫,余光中、蔡其矫等著名诗人。我学习了诗歌名作,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郭小川的《甘蔗林一一青纱帐》等等。还有,外国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泰戈尔,歌德,拜伦,雪莱,济慈,惠特曼,海涅,聂鲁达等诗歌作品。我购买了很多诗集,征订了一些诗刊,如《星星》《诗神》等。我参加了县里的一些文学活动,曾经在《采贝》《山风》发表诗歌作品。
八十年代初掀起了朦胧诗,代表人物有北岛,顾城,舒婷,江河等诗人。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歌进入一个高峰时期,涌现了食指、徐敬亚、席慕容,北岛、舒婷、顾城、芒克、严力、江河、梁小斌、杨练、王小妮,叶延滨,流沙河,傅天琳,孙桂贞,欧阳江河,海子,骆一禾,汪国真、王家新、杨克,西渡、周伦佑、于坚、杨黎,韩东,伊沙,娜夜,田禾,林雪,海男,雷平阳,李元胜,汤养宗,张执浩,金铃子等著名诗人。诗歌流派众多,朦胧诗派,新现实主义,新边塞诗派,大学生诗派,第三代诗群(新生代诗),海上诗派,神性写作,他们诗群,闽东诗群,新乡土诗派等。我正好成长在这个年代,对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诗歌像清清的河水,流入我的心田。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九十年代后期,诗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经济的浪潮把我推到上海。从此,我的诗歌停笔十几年。我似乎与诗歌擦肩而过。由于网络科技的发展,2014年,我开始关注微信公众号。网络诗歌如同雨后春笋遍布全国。我为二千多篇诗歌文章写了留言。2016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上海书城,我认识了青年女作家樊小纯。她是复旦才女。因为写三行情诗,流行于网络。如果说,那些诗人作家是我的启蒙老师。那么,激发我写诗的是樊小纯老师。也许是我与诗歌有缘吧。以前偶尔写一些诗歌。2016年,我开始在网络写诗。主要是爱情诗。在全国杂志诗刊及网络发表诗歌。文学作品来自生活,这跟我的经历有关。我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多年,其间,写了大量的爱情诗,写了乡愁系列诗歌,以及写了《上海印象》系列作品。如果没有去上海,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
我为什么在网络写诗?现在刊物门庭若市,稿件排队。更何况,刊物发表作品离不开关系。人情稿,关系稿,利益稿等等,几乎很难轮到你,投稿二三个月,甚至半年时间,普通作者很难发文。对于网络,有些人也许忽视或者轻视。也许有人会说刊物含金量高,我曾经也这样认为。但是,近几年,诗坛抄袭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国家刊物如《山东文学》《浙江诗人》《鸭绿江》《作品》《西湖》《滇池》《草堂》《文学港》《西藏文学》《朔方》《海南日报》等杂志报刊,发表抄袭作品。在网上被《读一首好诗》等公众号曝光!这是诗坛乱象。这些现象颠覆了我原来的观点与认知。网络发文快,传播速度快,影响大,全国各地读者都可以看到。网络出现了很多诗社,很多诗歌,且佳作不少。诞生了许多民间诗人。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民间藏龙卧虎。真可谓诗人在民间,民间出诗人啊。民刊的诗歌作品很少有抄袭之作,给人一种清新的空气,充满了泥土的芳香。
写诗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娱乐。近几年,我写了大量的诗歌,题材涉及青春,爱情,乡愁,亲情,历史,人物传记,文学评论。很多作品收入百度。有些收入百度文库。每次发表作品,很多读者留言。有些陌生读者每次打赏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真是没有想到,读者打赏这么慷慨大方。这让我非常感动!这些无疑是对我的鞭策与鼓励,也让我不能停笔。由于没有联系方式,无法向他们表示感谢。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我想,如果我的作品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就没有浪费时间。我会继续努力。我衷心的感谢樊小纯老师!感谢网络!感谢广大的读者!
我与诗歌好像是好朋友,我仿佛离不开诗歌。我与诗歌一起生活,一起聊天。也许,诗歌陪伴我走过这一生。
202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