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案作者】十四团战友总会/孟繁明/郑治平/吴有生/张文平/贾中朝/隋卫民/王义/青全武/任静海/董金墅/王俊/张富贵
【首长题词书法】何大青/肖茂光/郭先魁/杜建民/易金才/王友德/田清波
【上刊书法作者】董念学/曹善起/包应己/傅廷芳/杨志军/任静海/李丁郎/王致业/杨朝军/席秦安/唐社民/陈建东/张承武/唐明一/安贵龙/郭录勋/张百强/张岁虎/余宏为/邱克春/李江存/杨铁弟
【题记】两条评论引热议,战友情深赞丰碑。2025年4月14日,工兵十四团“参战老兵重返战场缅怀英烈老山行”活动圆满返程。李启峰参谋长在战友会群中向战友们报平安:活动如期完成,顺利返程。
1971年入伍的武功籍吴有生战友发了几句话:伟大的壮举,难忘的历程!谁将彩练当空舞,有情有义有志人!万里赴滇瞬间过,永生难忘麻栗坡。老山精神万岁,工兵十四团万岁!
上述一帖引起了孟繁明司令员和郑治平老首长极大的关注和热议。全团许多战友跟帖对话,点赞评论,撰文赋诗,对此次活动和我团的光辉历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在逐步发布李启峰参谋长7篇系列报道的基础上,现将十四团战友会《永不磨灭的番号》一文和孟繁明,郑治平,吴有生,张文平,隋卫民,王义,青全武,任静海,董金墅,王俊等战友先后撰写的散文和诗词予以整理编辑,发布于后。同时对与“战友情”有关的首长题词,书法家的作品予以辑录,请战友文友们点评赞赏,指导斧正,收藏分享。
↑贵州省军区副政委,中国书法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协会常务副会长肖茂光将军题词-根深叶茂“忆颂当年鱼水情,根深叶茂表寸心。阳光雨露党哺育,忠肝义胆铸军魂。”为工程兵工兵第十四团践行宗旨,建功驻地书。
↑工兵十四团郭先魁政委题词:贺光荣团队新书出版!读团史青春再现,思战友字里行间
永不磨灭的番号
—— 赞“重返老山,祭奠英烈”活动
文/工兵十四团战友会
2025年4月17日
在建团六十五周年之际、老山轮战四十周年来临之时,团战友会前期应该如何搞好纪念活动,使活动更加有意义,今年二月份向战友们发出了《关于开展纪念建团65周年暨老山轮战四十周年系列活动的倡议》。倡议书发布以后,陕西战友会积极做出了响应,随即在原团参谋长李启峰的率领下,以陕西战友为主体、武功战友为骨干“重返老山,祭奠英烈”活动正式启动,
于4月初启程,114名参战将士及家属沿曾经出征地向祖国的南疆挺进。他们带着思念和追忆故地重游,寻访当年的战场遗迹,在曾经的阵地、驻地住足,回忆逝去的青春时光;在烈士牺牲地、麻栗坡烈士陵园,焚香烧表祭奠牺牲在老山地区的英烈,此情也真,此情也深。
我们通过战友们大量反馈的视频及照片信息,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进行了一场“老山神游”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战友的革命豪情和对牺牲的战友的深切缅怀。参加活动的有年过七旬的老首长、有年近花甲的战友和家属;他们分别来自西安、泾阳、户县、周至、岐山、汉中及武功。还有来自河南的参战一等功臣宋喜全、湖北的参战三等功臣“战地模范汽车兵”郑叶桦、留青的参战作训股优秀参谋段军以及宁夏的赵建利等战友。
一场为期半个月的“老山行”活动,圆满的画上句号,但是战友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活动引发了广大战友们的一致共鸣,大家纷纷在群里发声,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回想曾经军营的事和人,使战友群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这说明大家心中都包含着深厚军旅情怀,借此机会,向陕西战友会的行动点赞,号召各地战友会积极行动起来,向陕西战友会学习,用陕西战友会的行动激发大家的热情,隆重纪念我团建团六十五周年、老山轮战四十周年,以高昂的军人姿态迎接建军一百周年!
为使活动扎实有效的推进,各省市战友会借这次活动引发的氛围为契机,采取以连为单位,以兵源所在地为基础,用文字叙述往事,用老照片印证自己的芳华痕迹,凝聚战友之情,追忆我们靓丽的青春岁月,提高大家的自豪感、荣誉感,让工兵十四团的光辉旗帜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
今天恰逢4月17日,一九八七年的今天,是我部老山参战凯旋归来的纪念日,借此机会,向战友们问好!向烈士致哀!
【注】本文由工兵十四团战友会张文平秘书长执笔 。
↓以下为部分老首长题词和老战友发帖及老山纪行诗文
【孟繁明司令员发帖】@辽(吴有生)清明期间,李启峰参谋长带领部分战友赴老山战场原址凭吊,从视频里看到了很多熟悉的战友身影,很高兴很感动!这次活动和上次江苏战友在王友德团长带领下重走老山路…一样组织的很好,安排的参观路线和内容有特色有意义,在战友群里引起了大家热烈共鸣和反响。对于重温我团参战经历,铭记团队光荣历史,缅怀牺牲烈士,传承团队精神,加深战友感情具有重要而现实意义。期待看到更多的战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次赴老山战场原址凭吊,继续传承好不朽的老山精神。
【孟繁明司令员回帖】@郑治平62特务连重庆
再次感谢老首长的深情点评!正如老首长所说,工兵十四团32年的历史是辉煌的,全面建设的过硬素质,机械化正规化建设的水平,苦干实干的战斗精神,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深受当年军委总部和军区首长机关的高度赞扬!
我在担任团参谋长和副团长期间参加军区和总部组织的会议与集训等活动中,以及后来在军区司令部机关和新疆乌鲁木齐警备区工作期间,多次听到总部机关领导和其他军区兄弟部队领导对我团的赞誉,也有当年的大领导曾当面说过,工兵十四团撤销可惜了!此情此语,让我深感自豪。
有些同志知道,新疆军区有个工兵九团,是全军首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也是对外开放部队,每年都有外国驻华武官和外军代表团参观访问,其全面建设水平深受国内外军内外好评。我先后与该团七任团长有过接触,特别是前几任对我们十四团情况有所了解的团长在与我交谈中,曾多次对我们十四团的建设水平表示钦佩。
说这么多扯的有点远了,中心意思是工兵十四团的光荣历史,是一代一代人奋斗的结果,每一个年度的每一位战友,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是郑老首长你们这些建团初期入伍的老前辈,在条件极其艰苦,战备形势非常紧张,施工任务特别繁重的情况下,发扬两不怕精神,圆满完成了任务,为团队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你在特务连和团通信股工作期间创造了团通信事业的辉煌,大家也都铭记在心。
【郑治平老首长发帖】孟司令战友,您好!看到您对我团部份战友分别在王团长和参谋长李启峰同志的率领下三次赴老山凭吊战场原址,祭奠英烈们活动的评論后,顿受鼓午,您说得非常到位,讲得好,说出了“重返”和“祭奠”活动的根夲精神和目的,让这样的活动开展从思想上,精神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让我軍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争取更大胜利精神得到很好的传承。
工兵十四团的历史虽然只有32年的战斗经历,但却在我軍的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15年的國防战备施工,工兵十四团在老红軍、老八路、老解放军、老战斗英雄的带领和指挥下,转战陕甘宁青及内蒙戈壁,以特别能吃,特别能战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战天斗地。园滿地完成了各项艰巨的工程任务,为此,全团干部战士付出了青春和年华,有的长眠在西北大地。
建团后的后17年是我团战备训练多元化,装备现代化,搶险救灾经常化,部队迈向合成化,赴南疆参加保卫战的历史岁月。
是您们担当起了后17年工兵十四的历史重任,干得比我们好,干得比我们强,是工兵十四团的好后生们。
战备训练取得了现代化作战条件下的优异成绩;搶险救灾处处留下了子弟兵足迹,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南疆保卫战中用生命血染了高高飘杨的战旗,为工兵十四团的战斗历史写下了英雄壮丽的诗编,是咱工兵十四团的功臣!是工兵十四团值得敬仰的好后生们!向您你们学习,向您们致敬!祝福战友们晚年多保重,以健康幸福的姿态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國繁荣昌盛!
【郑治平老首长回帖】孟司令和战友们都说得何等的情真意切啊!说得对,说得好,说到战友们的心窝里了!
回首往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工兵十四团是在风风雨雨的战斗中成长壮大,是老一代革命军人呕心呖血传承无产阶级革命軍隊宗旨和军魂的结果,更是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投身部队这所革命熔炉,用忠诚和信仰铸就了工兵十四团的战旗輝煌!以无私奉献甘撒热血写春秋的大无为精神铸就了工兵军魂,壮哉吔!
这幕一幕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时间不可逆转,历史可以回眸,工兵十四团的辉煌历史是批又一批前扑后继的官兵们所創造,尤其是工兵十四团建团后的后17年里,不可不说是战绩辉煌,颐果累累,令人敬佩而致敬!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这些早期解甲的老同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工兵十四团杜建民参谋长题词:工程工兵十四团是一支人才济济英雄辈出的团队
【吴有生老兵回帖】@孟繁明 [握手]承蒙厚爱,过奖了[抱拳][抱拳]你的激励认可是对我们此行老山的做派再添光辉,谢谢!
有时看是一件顺序之事,但其实是久集而萌发!如这次行动偶遇但不偶然,能有机会我相信只要是十四团的兵都会跃跃欲试…
因为我们都有一种心结,能为伟大祖国岀力是我们的职责,不论何时能续此情结永远都是我们的心愿!
此次行动,是灵魂的一次再锤炼,也是认知的再升华,每每忆起想起那些个曾经,都会有一种激动涌现…宋喜全从郑州赶咸阳,赵建利从宁夏回陕,段军从海南赴麻栗坡,郑叶华从湖北上老山与大部队汇合等等等等,为能如约此行,王联社媳妇住院刚岀来,李志海老伴吃中药花八百块为调济身体,老何(参谋长夫人)更是一位伟大的女士,身体就没达到能爬山涉水的要求,但就是没落众人一步!(只是慢点落于后一点)我老婆“芳芳”说:都是一群不要命的老家伙!就这,几个人天天笑口常开,因为她们周边全是最可爱的人!
【吴有生老战友回帖】青山埋忠骨,永激后来人!四十余年的经济腾飞,离不开全民的励志共奋!一切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和平安稳的前提下…当我们踏上丰碑C立的高山时,同时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再一次的洗礼,境界获得了再次升华!一个团短短的时间里即得嘉评无数,群立三等功!这就是一个奇迹!这是国家给于的肯定!更是全团将士忠诚的展现!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是我们的职责,为人民服务是做人的本心!麻栗坡!永恒!
文/吴有生
老山回来我的心一直没平静过!记得去时的情况:那是“向往”充满了心怀,一路都是新鲜,新景,新人,新气象,且还美不胜收应接不暇!祖国的大好河山谁个不爱!
当我登上麻栗坡高高的山坡时,震撼萦绕在了我的每一个细胞中…他,他们我亲爱的没回家的战友!你是我们的疼,是我们的爱,是我们永世敬佩的榜样!我们拿什么回报这份敬佩?惟:用真情!用真意!拥抱我可爱的,这片大地!把它装扮的更美更鲜…
我们也领略了美丽的西双版纳!繁花的告庄如同国际闹市般的夜市场!安静祥和的天保(越南)打洛(缅甸)口岸。这一切一切的境象,让我们岂能忘了它是怎么来的!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虽然有形形色色灵魂的岀现,但爱我家园,为我家国的正气声浪总占着主流!谁想动摇我中华根基那都是妄想!
这次老山行也是对心灵的再洗礼!十四天的长途跋涉,点点滴滴都充盈着一股豪气,一股唯我独尊的豪气,发起者伊建欧(武功86年兵)听老友启峰说为此行能成行,建欧从武功一咸阳一泾阳反复跑了6一7次往上,一,为能成行,二,为了安全成行,三,为了大家能最有小的花销!(十四天往返共每人1550元除200元保险费)我前年和老伴随旅游团攀枝花红格十日游一人3300元!同志们感动不?感动不!这作派,这气质,这品德…是铁都会被感动!
我们感动了上苍,感动了大地!因为拉了三车易燃品而行万里路无任何暇次毛病的回到了岀发地咸阳!伊建欧是英雄,杨雲峰是英雄!他们俩领导的无私奉献团队全体成员是英雄,说句实话连伴随他们的妻子都是英雄,徐佐中,一车车长他的媳妇杨芳一路又岀点子又当宣传员!其它人的好多事迹待更知情的去说吧。
我们一路长行也是每个人四十余年后重见面的心励再认识!一切都变了就是一颗国爱人的赤心没变!我亲爱的祖国,你的繁荣都有他(她)们的一份!祖国万岁,十四团万岁!谢谢!
作者:张文平
连日以来,战友群里非常活跃,一个是刘振芳战友不幸去世,引起战友们的追思和悼念;另一个是李参谋长带领陕西部分战友,不远千里,再访老山前线。
刘振芳战友,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的不幸去世,引发了战友们的追忆和怀念。在西安战友的协助下,追悼会顺利举办。期间,张富贵战友用心用情,编辑发布四期文档,多方面,多角度记录了追悼会的全过程,并把刘振芳战友的简历和战友们的纪念文稿整理出来,为纪念活动花费了大量的心血。通过刘振芳战友的追悼活动,再一次彰显出战友们的情和义,为战友会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战友会,在李参谋长的组织下,进行了第三次“老山行”活动。这次活动组织得当,科学安排,让大家在行程中,既进行了故地重游,顺便游览了沿途的风景区。老首长和战友们不顾年事已高(年长者近八旬,年轻者近花甲),路途遥远,满怀深厚的革命情怀,对当年的战场进行走访,在烈士牺牲地进行祭奠,回忆当年的情景,感怀战友们的献身精神,这次的活动,既是对往昔的一种追忆,更是一堂感人泪下的红色教育课。进一步激发战友们豪情,感染在场的家属。
“老山行”圆满结束,但是战友们的激情并没有减退,尤其是昵称“辽”的战友(我也不知道他的具体姓名),在群里发的几个帖子,引发了大家的互动,他让我们知道了这次“老山行”的过程,了解到参加活动的意义和大家的不容易。这位战友真是个有心人,给您一个大大的“赞”!
工兵十四团,是一个光荣的集体,也是一个英雄的团队。在三十二年的历程中,参加了一系列的国防施工和战备勤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通过最近群里的信息情况,不难看出战友们对部队是有感恩的,对战友们是有感情的。时逢我团参战四十周年、建团六十五周年,随即就建军一百周年之际,各地战友要在团战友会的倡导下,举行一些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既是对我们青春的追忆,又是促进战友友谊的桥梁,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共同维护好战友的团结,让十四团的旗帜永远飘扬!
战旗永驻老山
——记陕西战友“重返老山”祭扫活动
作者:贾中朝
2025年,正值工兵十四团建团65周年、老山轮战40周年。今年2月,团战友会发出纪念活动倡议,陕西战友会迅速响应,在原团参谋长李启峰带领下,组织114名参战老兵及家属重返南疆。
4月初,队伍沿当年出征路线挺进老山。他们寻访战场遗迹,在昔日阵地驻足追忆;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焚香祭奠,深情缅怀牺牲战友。活动影像传回后,战友群沸腾了——年过七旬的老首长、花甲之年的老兵们,与来自西安、泾阳、武功等地的战友共同重温烽火岁月。河南一等功臣宋喜全、湖北“战地模范汽车兵”郑叶桦等英模的参与,更让此行意义非凡。
半个月的“老山行”虽已结束,但战友情谊愈加深厚。微信群内,战友互动,不断刷屏,昔日的工兵十四团精神再次凝聚。值此4月17日——1987年我部凯旋纪念日,借此机会,以连队或入伍区县为单位整理战史、汇编影像,让英雄番号永不磨灭,让血染的战旗永远飘扬!
致敬凯旋在子夜的战友
(五言诗)
作者:隋卫民
忠于伟大党,怀念毛泽东。
祖国如有难,我是一个兵。
重征老山行,思念在胸中。
烈火英雄在,长眠南疆峰。
老山降越寇,将士震威风。
侠骨英雄胆,正气筑乾坤。
听党指挥令,轮战练奇兵。
攻坚又克难,永保路畅通。
敬仰参战兵,难忘是军营。
思念是战友,最深军旅情。
军装不在身,身心永忠诚。
不忘是初心,牢记是使命。
追踪老山祭奠英魂
(五言诗)
作者:王义
四十年光隙,老山硝烟散,
工兵十四团,战史刻心间。
二零二五春,倡议声悠远,
陕西众战友,响应志如磐。
百一四人众,踏上旧征路,
参谋长引领,南疆再奔赴。
重走出征道,往昔浮眼前,
阵地遗迹处,追忆泪潸然。
麻栗坡陵园,焚香祭英魂,
深情寄哀思,缅怀战友亲。
影像传群内,群情皆激昂,
古稀老首长,花甲老兵忙。
各地战友聚,重温烽火年,
英模齐参与,此行意义长。
半月老山行,情谊更深厚,
互动不停歇,精神再聚首。
今年纪念日,再续团史繁,
汇编珍贵影,英名永流传。
战旗鲜血染,永驻老山巅,
英雄之番号,世代永相传。
↑工兵十四团田清波团长题词:三十二年战斗史,千万将士共华章
永远的丰碑
一一读《光荣的团队,难忘的战友》文集有感
作者:青全武
阳春三月,艳阳高照,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当我第三次一字一句的阅《光荣的团队,难忘的战友》这套记述我的部队——工兵十四团光辉征程暨首长战友的学习战斗生活的文集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火热的工兵十四团的军营之中。又看到身居西宁闹市的一营那一幢幢简朴的营房,看到驻民和火车站依山傍水的二营,舟桥连,修理连及部队仓库;又看到了湟水河北岸,民和县东北侧的团部下营房;看到了阅兵操场那一颗颗、一排排像标兵似的冲天柏杨,看到了司、政、后机关、三营、特务连、汽车连、卫生队一栋栋整洁的宿舍;看到了每次学习、聚会、见证十四团多少荣光的大礼堂;看到了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十四团发展史。
说实话,我当兵近十四年,对团史的了解还是皮毛。我团有三十二年历史,又撤编二十多年之后,唯有现在,从文集中真正的对部队有所了解,更加有了特殊的感情,知道了我团
从剿匪平叛,到转战陕甘宁青大西北,国防施工,抢险救灾、拥政爱民、地方建设、军事训练、反恐防爆等过程中,都曾树起一座座丰碑。
尤其是回想起自己亲身经历
的老山防御作战中创立的不朽战绩,更是令人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看到文集就想起我们在参战出征时西宁市数万各族人民,各条战线的工人、
农民、学生,男女老幼热烈欢送我们的动人情景;想到人民和亲人的嘱托;想到
军人的誓言;想到刚进入战区的生疏;想到老山战区那一片片焦土;想到在构筑
通往老山主峰隐蔽工事背石块、挑砂浆、运材料的艰辛;想到在施工过程中一次
次遭遇敌军的炮火袭击、一次次修好的工事被炮火炸毁,人员被炸伤亡;想到 1986年 7 月 23 日老山地区遭受百年未遇的洪灾时,我在老山执行任务,天上下着倾盆大雨,脚下踏着地雷,面对山崩地裂,山脊梁
两边都在不停地塌方,步兵一三九师四一六团的单兵猫耳洞一个个不停的坍塌,时刻都面临死神的到来。
特别是 7 月 24 日,我随营长林绍玉一起上老山察看二连灾情时,只听得山洪
咆哮,泥石横流,地雷和泥石流混杂的响声此起彼伏,营长林绍玉差点被泥石流
卷走。我记起了我在那一刹那大喊“营长,危险快躲开”。
难忘二连帐篷被泥石流吞噬得一片狼藉。难忘当晚我与营长林绍玉,二连政
指柯能高,连长张建峰,一排长刘建岐等二连战友为一等功臣王选民,烈士李其川,文启华,郑建范守灵的不眠之夜……。
曾记得头天下午还和他们在波纹钢工事里谈战事,今天却阴阳相隔,看到四位烈士整齐地安停在临时帐篷内,李其川两腿还是睡觉时一伸一曲的姿势,我泪流满面悲痛万分,战友啊,你们走好,我将继续完成你们的任务……。
难忘我团数十名精兵,冒着塌方和泥石流的危险以接力方式,徒步跋涉几十
公里高抬护送王选民等四位烈士遗体到麻栗坡县殡仪馆那催人泪下的悲壮场景,
这是电影中也尚未出现过的一幕。
难忘我驾装载机在枪林弹雨中三天三夜作业 54 个小时穿梭不息抢修道路时被
地雷炸断油气、水营、差点炸伤助手庞朝阳战友的险景。
难忘越军炮弹落在距我班帐篷十几米处,炸一米多深坑,炸断几十根毛竹,
难忘抗洪抢险的十四个日日夜夜,道路冲毁中断,我们踩着没膝深的烂泥石块、荆棘、磨破了足趾,挂伤了双腿,背粮,背油(机械柴油,车用汽油)的艰难里程。
难忘楠榔通往前沿 662.6 高地执行任务期间战友们在赤身裸体蹲猫耳洞被潮湿热的天气和蚊虫叮咬烂裆、生疮的折磨。
难忘每次拔点战斗,我军万炮齐发打得越境红半边天的壮观景象。
难忘步兵战友拔点胜利归来时拖着血肉模糊的身躯,有的跛,有的伤,衣襟残破,人像泥猴的惨景。难忘我与战友胥礼全在老山轮战中荣立一等功,参与 47 军英模表彰会激动情景。
↑青全武与胥礼全参加47集团军英模表彰会时交谈战斗经历
↑洪灾后的老山战区
↑↓凯旋在西宁市各族人民欢迎大会上。下图自左至右連长陈麦顺,青全武,营长林绍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团三十二年的波澜壮阔历史,培育的三万多名英
勇善战的官兵,他们解甲转业后,发扬我军的优良传统,继承十四团精神,在各
条战线,不同工作岗位,涌现出了像王百姓等许多英模。并通过各自的努力成为
了工程师,教授,专家,学者。有的是商界精英,有的是企业老总,在外能顶天
立地,在家能孝敬父母,尊老护幼。这些都与部队的培养教育分不开。有人说“当
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军队这个熔炉百炼成钢,可又有谁后悔过呢?
正因有了这种军营情结,才有了战友聚会,才有了互相牵挂。
当我去年十月第一次读完文集后,把文集部份章节用微信发给了当兵的儿子,
儿子说“老爸这些东西是无价之宝,您一定要好好珍藏”。文集无不再现了十四
团官兵的可歌可泣的青春年华。
我十分怀念那些为十四团,为祖国和人民奉献出青春和热血的首长、战友,
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深切的最崇高的敬意。
文集的出版是我们及我们的下一代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激励我们沿着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奋勇前进!
《光荣的团队,难忘的战友》文集就是一座永远的丰碑 。
↑《光荣的团队难忘的战友》编委会与南充战友合影留会
第三次细品《光荣的团队,难忘的战友》时,我怀着诚挚的敬意感谢十四团
的老首长,老战友及他们家属、子女的积极撰稿、提供资料和对文集制版的关心,感谢编委会的全体成员及支持《文集》出版工作的相关领导和战友们。特别是执行副主编任静海战友的无私奉献。
我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军礼!
【说明】初稿2017 年 5 月写在“渭南战友年会”即将召开之际 ,2025年4月再次修改整理。
兰州军区工程兵工兵十四团战歌
作者:任静海/董金墅
2017.5.16.
红旗飘飘,
军号嘹亮,
人民战士,
斗志昂扬,
立志从军卫家园,
抛洒热血慨而慷,
摸爬滚打练战术,
披星戴月磨利剑。
祁连巍巍,
戈壁茫茫,
湟水河波翻浪卷,
湟水河波翻浪卷。
啊!英雄的工兵十四团,
为祖国为人民把青春奉献。
红旗飘飘,
军号嘹亮,
人民战士,
斗志昂扬,
秦岭深处打坑道,
沟谷荒漠筑战壕,
爆破震天练为战,
火箭布雷技更高。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抗震抢险逞英豪,
抗震抢险逞英豪。
啊!英雄的工兵十四团,
为祖国为人民把青春奉献。
红旗飘飘,
军号嘹亮,
人民战士,
斗志昂扬,
南疆千里起烽烟,
越猴负义侵我边,
占我国土毁家园,
辱我边民逞凶残。
正义之师,
威武之旅,
痛击敌寇凯歌还,
痛击敌寇凯歌还。
啊!英雄的工兵十四团,
为祖国为人民把青春奉献。
[注]2017年5月渭南战友联谊会传唱,作曲者为孙维新。
(仄起首押,新韵)
作者:王俊
乙巳清明赴老山,战旗如血映忠颜。
参谋长引老兵至,碑下同思烈士眠。
十四工兵抛热血,万千肝胆铸雄篇。
铁肩永载山河志,浩气长留天地间。
永远的丰碑无尽的风采
一一读工兵十四团《光荣的团队难忘的战友》三部曲老首长题词及编辑老山纪行作品抒怀
(组诗三首)
作者:张富贵
【题记】我崇拜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各大战役的战斗英雄,崇拜为国捐躯的革命英烈,崇拜工兵十四团对越作战中壮烈牺牲的战友们,还崇拜工兵十四团所有参战的指战员老首长,老战友们。昨天编辑完李启峰参谋长“老山纪行”(上)之后,老战友张文平又发来我团参战人员获得几枚勋章的照片和对一些细节的探讨,我又进一步翻阅团史三部曲(文集)查询有关事件的原委进一步补充校对(这是作为一名编辑必须要做的功课)我再次被团史内容所感动,当即命笔,写出三首七律(藏头诗)再次参与《老山纪行》的互动和盛赞我们这支光荣的团队,难忘的战友。
1,七律(藏头诗)人民工兵开路先锋
(平起首押,新韵)
作者:张富贵
2025.4.19
人*生壮举展豪情,
民*赞如潮颂不停。
工*筑长城坚似铁,
兵*途险道勇为营。
开*天辟地雄心在,
路*远山高任我行。
先*去赴汤危火处,
锋*芒毕露耀群星。
2,七律(藏头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平起首押,新韵)
作者:张富贵
2025.4.19
逢*危而上志如虹,
山*岳巍峨路不穷。
开*道披荆除险阻,
路*通千里展雄风。
遇*河跨水飞梁架,
水*舞歌头奏凯功。
架*海擎天凭壮志,
桥*成碧水映工兵。
3,七律(藏头诗)工兵风采永载军史
(平起首押,新韵)
作者:张富贵
2025.4.19
工*匠精超筑伟基,
兵*心向党展雄姿。
风*寒雨打士无惧,
采*得茶花献国旗。
永*葆初心肩使命,
载*歌载舞凯回时。
军*威浩荡扬名远,
史*册流芳万古知。
【张富贵】统一回复战友总群老首长,老战友:
@李启峰 @孟繁明 @郑治平62特务连重庆@张文平85修理所 @邓忠74年特务连成都 @梁选弟75特务连渭南 @邢成平80十一连南京 @青全武76五连南充 @党雪亮78二营四连潼关 @杨仁喜80汽车连南京 @刘振珠68四连澄城@隋卫民 77特务连西安 @雷森平75二营西安, @刘魁89卫生队单县 @赵望顺六连79天水 @渭南森泰消防 党甲旬 @张孝忠76后勤处民和 @付增科75团机材股西宁 @韩有民 @白晓东 84年4连西安 @刘义成79一连天水 @王同福73年政治处 @弓党森十四团地爆连86武功 @邢成平80十一连南京 @曹善起71政治处济南 @王俊 商洛汽车连68 @武军明68六连西安 @党雪亮78二营四连潼关 @张玉虎76汽車连兰卅 @黎纪才74汽车连汉中 @辽 @王军衡70汽车连蠡县 @段 军75二营西宁 @李文连院长等老首长,老战友:
因事三天没有上团战友总会微信群,晨起反复浏览了一周的信息,令人动容。群内两件大事引起战友热议:
一是李启峰参谋长带队老山行顺利返程,孟繁明司令员和1962年入伍的老首长郑治平战友的对话以及@辽(李有生?)赴老山的感想引起的热评。
二是刘振芳战友逝世后战友们哀悼,纪念,葬礼,送行的系列报道,引起了全团战友极大的关注。
作为工兵十四团的一名毛主席时代没有参战的“和平”兵,通过对上述两件大事的学习交流,编辑和收集战友的热评祭文,使我亲身体会到:崇拜英烈,敬仰参战老兵,重返老山战场祭奠英烈,为有情有义,品德高尚,受人爱戴的刘振芳战友送行都是积德行善,继承传统,传播正能量,发扬十四团精神的具体表现。
无数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经过严寒冬季的人,方知太阳的温暖。只有经过战场洗礼和饱受病瘣折磨的人,更能感受到珍惜生命的意义和生命脆弱的现实以及湟水战友情的珍贵!从而引深到珍惜生命,注重健康,度好余生,是我们老兵们的共同心愿……
再次感谢老首长,老战友为我做的徽小事情,热情赞赏,评论支持和鼓励肯定。祝大家事事如意,天天开心快乐,幸福安康每一天!
↓以下为参战老兵重返战场缅怀先烈老山行活动掠影
↑工兵十四团参谋长李启峰致祭词
↑老兵们为我团烈士举行祭奠仪式向英祈祷敬礼
↑↓部分十四团老战友和国风西北文学书画社的书法家为这支光荣的团队敬写的“战友情”书法墨宝掠影选辑
↑↓国风社陕西分社社长,诗人,书法家为老七连战友会赠送书法墨宝
↑著名书法家唐明一先生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