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樟树行
作者:熊普材
樟树市,我来过多次。
以前是因工作来此调研考察,对这里的市情有所了解。
这次是旅游,再次踏上了这片热土。
一大早,我与妻子一道,乘大巴车两小时后到达。
首先,安排我们一行参观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
进门后,工作人员给每人发了一个耳麦戴在耳朵上听,解说员开始轻言慢语,娓娓道来:
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位于樟树市岐黄小镇,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最具特色的中医药专题博物馆,总投资超两亿元,总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展陈面积约10000平方米。2019年启动建设,2020年正式开放,现为江西省研学教育基地和樟树市对外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
展陈体系分为序厅及五大主题展厅:
药之祖:总括樟树中医药文化精髓;药之源:阐述中华医药简史;药之都:展现樟树1800年药业发展史;药之齐:以白铜浮雕、纱幕投影还原“药不到樟树不齐”的盛况;药之灵:重点展示樟帮中药炮制技艺,如“白芍飞上天”等绝活表演;药之光:涵盖5D影院、岐黄科普互动等现代展陈形式。
馆藏展出800余件中医药历史文物,涵盖汉唐至近代的老药店招牌、药碾、炮制工具等;收藏2000余种中药材标本,包括动植物、矿物等“新、奇、特、珍”品类。
讲解员引导我们主要参观了药之源、药之齐、药之灵等展区。
在硕大的灵芝标本面前,详细介绍了灵芝的药性和作用;在一米多长的黄芪框边,介绍了黄芪的产地、生长特性和药用价值;在真假药品识别展柜前,让我们仔细辨别真假人参、藏红花、冬虫夏草、三七等名贵药材。
通过了解药都发展史,看实物展示,听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了樟树千年药都的史实,看到了中药炮制技术的复杂工艺,饱览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可以说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我不禁感慨:祖国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樟树药都历史源远流长。
接着,我们在歧黄小镇药师广场漫步。
广场东侧是刚参观了的中国药都中医药博物馆,西侧是中国药都会展中心,南侧是高大雄伟的葛玄石雕像,它矗立在广场正对面。药师雕像高41米,是樟树市的地标,也是重要的旅游景点。我们在此观赏游览,拍照留念。
午饭后,我们一行人又来到了爱农湖生态园。
爱农湖生态园为江西省4A乡村旅游点,位于樟树市阁山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包含风车轮胎长廊、海盗船、龙骨水车、垂钓园、DIY自助餐厅、有机果蔬采摘园等内容,是集餐饮、采摘、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园。
我们观风车,乘跷跷板,坐摇蓝,荡秋千,登海盗船等。尤其是玩一种叫公鸡下蛋的游戏,既刺激又有趣。轮到我了,把一个装有17个乒乓球且有个圆孔的方盒子绑在腰上,一分钟内要把球全部抖出才算赢。一声令下,三个人同时扭跳,我使劲跳,拼命扭动臀部,旁边助威声、呐喊声高叫不绝。由于我跳得快扭得凶,三十秒就抖完了球。取得了胜利,得到了一个精制的水杯。当时尽管我很累,但象孩子一样高兴。妻子在下一轮中也快速胜出,同样获得了奖品。我们都很高兴,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参观游览结束了,一天活动有静有动,有体验有收获,尽管累点,但很快乐!
赋诗一首:
七绝.愜意樟树游玩
外出旅游千百次,唯今惬意任逍遥。
童真再现心怡悦,阅馆增知蛋蹦腰。
2025.4.15
作者简介:熊普材,1955 年 6 月生,文化程度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8 岁入伍,在部队分别担任过政工和军事工作职务。转业地方后分别在县级和市级行政机关工作。爱好诗词、书法和摄影,中国诗词学会、宜春诗词学会会员,江西老年大学系统诗词学会副会长,江西省、宜春市书法学会会员。诗词曲赋散文作品发表600余篇,散见于国内省内诸多诗词学会网刊。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