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赋
作者:远方
诵读:翔龙
编辑制作:小格
《开江赋》
作者:远方
龙江之春,万类清岑。玄冰乍裂,寒川低吟。清明之候,见于草芽拱土,谷雨欲临,恰似柳梳古琴。当是时,荒山褪甲,雪霰融而为水,旷野脱缰,江流涌以成鳞。初始阿勒锦,今称哈尔滨。枕江而兴起,系烟波浩渺之渔村。依水而栖居,引中东铁路之延伸。承千年渔猎之遗风,启千载文明之香熏。遂以开江之大典,饕餮之盛况,驽笔为赋,敬赠诸君。
平野星阔,纵横有痕。溯其渊源,肇自辽金。倚江河而息龙脉,逐水草而居先民。操舟辑以事渔耕,祈丰稔以祭江神。浩荡冰坨随江流顺势而下,声如战马嘶鸣。叠嶂寒川吻春水奔流起伏,形如刀枪列阵。萨满鼓响,惊起万千翔集鸥影,网罟抛江,收尽三花五罗渔群。此“祈江福”之古俗也,非徒敬自然之威德,更深含天物之臻醇。盖知滔滔者水,既为生命之源,亦藏不测之险,故以仪式明敬畏,以歌舞寄殷忧,流传千古,皆在顺应天意之明训。
至若“启江颂赋”,则合辞章与祭典而同存。渔把头踏浪而歌,声震九霄;文化客搦管以章,力拔千钧。诵冰河裂岸,万马奔而银甲碎;春讯催舟,千帆发而跃渔汛,既状开江之雄奇,更咏时代之激奋。夫江者,非独洪流奔涌之谓,实乃城市血脉所系:昔者渔猎为基,今则文旅为翼,叹曰,一江穿城过,两岸垂嘉荫。变者时也,‘’金山银山‘’之远略,不变者“绿水青山”之初心。
若夫“探江观潮”,重现先民智识:以慧眼辨其流向,以探竿测其浅深。察冰消之节候,断鱼汛之遁临。今之演者,着先民之华服,行古老之仪式,报水文于谷雨,寄愿景于仓廪。江潮所至,不独润泽桑田,更喻城市奔腾之势;水文之变,非仅关乎鱼鳖,更系发展澎湃之魂。此中真意,岂在观潮?在乎所趋而赴,以古鉴今。
“取江净手”,寄寓缤纷,洗尘嚣而净心魄,江水泱泱。映日月以照肝胆,波光粼粼。今者借民俗以明志,先辈取江水以洁身。人护水,水润人,此乃共生之道,开启敬畏之门。江润城,城荣江,互哺之情,见于荣辱之轮。至若“出江捕鱼”,号子震天,千帆竞发,“捕头鱼”之古俗,化为民乐之盛景:网收银鳞,舱满丰润,歌飞浩渺,情动江盆,此非独渔人之喜,实乃全城之庆,盖因江流所及,皆为膏腴之地;渔获所馈,尽是生命存焉之本。
非遗之展,尤见匠心:少数民族踏歌而来,舞袖翻似江涛涌;鱼皮,桦皮信手而作,妙手裁成锦光晕。麦秸为笔,绘就山水魂魄;非遗为桥,通连古今精神。当鱼形初现,掌声雷动,岂止叹技艺之巧?更感文化之脉,在传承中发展,于融合中更新。
俄而百人合唱,声遏行云:“大开江之荡荡兮,汇百川而向东;冰城人之赳赳兮,乘长潮以争雄!”歌声起处,江风应和,既颂开江之壮美,更唱奋斗之昆仑。盖后亚冬之机遇在前,高质量之发展在肩,开江者,非独江水之开,更是新局之启;民俗者,非独旧习之展,更是精神之承——以古俗为帆,借文旅为桨,乘时代之潮,复兴之尊!
嗟乎!民俗传而百代继,江潮涌而万象新。黑龙沃土,阔野松嫩,冰河已破,春潮正熏,诚邀天下客,共赴开江宴:观祭祀以知敬畏,赏非遗以品匠心,牧江风以舒胸怀,听号子以振精神。夫松江之水,不舍昼夜,正如冰城之步,铿锵挺进。开江之赋,岂止泻于笔端?更在千万人为开江而歌之、舞之、吟之,赋之。
正是 :
新词巧赋大江开,
共振雷霆动地来。
万朵银花催旧岸,
千川乱玉碎冰胎。
白鸥翔翅云涛涌,
铁马驰蹄究可哀。
最是东风知我意,
星辉满载到蓬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