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木箱里的春天
文/边缘村夫 诵/妍如夏荷
木箱落锁的那一刻,滨城的知了偶尔叫着。母亲把几块钱用手绢裹着,连同我的课本一起塞进箱底。汽车的喇叭鸣笛声划破沉寂的城市,我看见父亲别过脸的剪影,在人群后斑驳的砖墙上碎成无数片。
黑土地的褶皱里藏着时间的年轮。锄头亲吻泥土的钝响惊醒了沉睡的种粒,麦苗在掌纹间生长,将十八岁少女的茧花编织成金黄的波浪。夏夜枕着谷垛数星星,月光像母亲的银发飘落在信纸上;寒冬铁犁剖开冻土时,老支书递来的烤红薯烫红了皲裂的指节。柳树林记得那些举着火把夜读的年轻人,他们的影子在雪地上写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章节。
三十年后再推开吱呀的知青宿舍,墙角的锄柄已生出淡绿的苔花。当年用红漆涂写的"广阔天地"褪成了温柔的珊瑚色,窗台上那个缺口的搪瓷缸,仍盛着1974年未饮尽的月光。抚摸门框上密密麻麻的刻痕——那是我们用青春丈量过的年轮,每个凹陷都蓄着雨水与晨露酿成的酒。
暮色漫过柳树的树梢时,我听见普希金的诗句在晚风中流转:"那过去的,终将成为亲切的怀恋。"黑土地馈赠的不仅是额角的霜雪,更有深植于血脉的坚韧。当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原野尽头升起的炊烟里,依然飘着当年那支没唱完的青春之歌。
2025年4月11日深夜

【作者简介】边缘村夫,本名郭家臣,曾经的政府官员,后来的商海中与文化艺术结缘,做过省级纸媒和主流杂志主编,各种类型作品也频发市、省、全国的各种媒体,也著过书,从事过大型文艺晚会的总策划和总导演。近几年重拾文学创作的信心,先后担任过全球诗社的常务总社长和世界诗歌题图诗社的总社长和现任的惜阴亭诗社的主编。如今在诗歌领域寻找着灵感和快乐,尽情地感受着文学领域内的激情。
妍如夏荷:中华声动诵读协会会员,文化公益和兑之吉研修苑学员,作品散落在网络平台,喜欢用声音表达音韵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