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丰碑,家的史诗。
王海燕
王阳明曾说:“孝不是书本知识,只有行过孝的人才会真正懂得孝”。孝子不是天生的,因为孩子是家庭培养出来的,代表的是这一家的家风。孝道是家的灵魂,孝亲者才会愛人。人活着离不开“情义”二字,没有了情义,哪怕再有钱,也只剩凄凉和没落,正所谓“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秋后拉清单。”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道,才是这个古老文明埋藏最深的根系。
“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我们湘北神雕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桃源工”石雕传承单位、民营企业。祖辈历代辛苦的雕琢,给我们留下了抬眼就能见到的千年不化的文化作品,激励我们勇往直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出现了许多乱象。国家领导人及时拨乱反正,大力号召民众读诵民族经典,与祖先连根养根。在五年来的践行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的深远意义。本着报效国家,利益大众,传承家族的家道家风,建立了“慈孝文化馆”,旨在引领社会大众,海外侨胞,子孙后代,深解中国孝道文化的内涵并力行。因为经历了岁月的蹉跎和生死,发现人在大自然面前那么渺小而无力,只有行孝的人才知道这个灵魂还有天地在陪伴!《孝经》中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任何奇迹都是用付出换来的!
“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伦纲常之根本,是中华文明之共识。“孝”既是恪守礼的行为秩序,也是依循德固本培元之义教化性情。“孝”是人道第一步, 其内在机理,既是尊敬之心和关怀之意表达的愛,也是建立在对社会对他人尽责任义务基础上的担当。更重要的是,“孝”也是中华德文化的人格长城和最能够让人敬重的伦理诉求。自古忠臣多是孝子,如果一个人都不知感恩父母,还能指望他(她)礼敬他人,报效社会和国家吗?
《十三经注疏》于礼有不孝者: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号召每一位炎黄子孙,海外侨胞,企业家们都要牢记祖训,培养好的子孙,才能强大我们的家族和国家。让我们携手共助!
我们在湘北神雕艺术文化有限公司等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