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武穴市住建局政工干部秦玮:跨越代际的文旅探索之旅
作者:周中金
诵读:云中鹤
暮春四月,绿意盎然,我作为新当选的武穴市住建局休干支部宣传委员,与武穴市住建局政工干部秦玮一同陪伴36名退休老同志,开启了黄陂锦里沟之行。出发前,秦玮早早来到集合点,手里拿着提前准备好的急救包、晕车药和行程表,有条不紊地协助老同志们上车落座,还细心地帮大家调整座椅靠背。看着他忙碌又认真的身影,我不禁感慨:年轻一代对老同志的关怀,细致入微。
大巴车启动后,车厢里响起了老同志们合唱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秦玮坐在最后一排,一边听着歌声,一边用手机记录下这温馨的一幕。唱到高潮处,他也跟着轻轻哼唱,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我转头看向他,发现他眼中满是对老同志们的敬佩,小声对我说:“周老师,这些老前辈们的精气神太让人感动了,我要多向他们学习。”
车至黄陂,沿途山峦叠翠。当土家吊脚楼出现在视野中时,秦玮兴奋地指着窗外,像个好奇的孩子。但很快,他就恢复了沉稳,拿起笔记本,认真记录老同志们关于建筑结构、文化传承的讨论。原武穴市建委副主任陈子平谈及风雨桥榫卯结构与武穴古建筑的联系时,秦玮不仅仔细聆听,还主动提出:“这种文化共性要是能做成对比展示,肯定能让更多人了解咱们武穴的历史底蕴。”他的见解,让老同志们纷纷点头称赞。
在锦里沟景区,秦玮全程忙个不停。遇到台阶时,他快步上前搀扶老同志;看到老同志们专注研究吊脚楼排水系统、民俗互动设计,他就默默在一旁拍照、录像,还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在玻璃天桥上,78岁的郑沛成主任缓缓前行,秦玮紧紧跟在身边,一边提醒注意脚下,一边认真记录郑主任关于适老化设施的建议。他对我说:“这些细节里藏着城市建设的温度,我们年轻干部更要重视。”
午餐时,围绕土家咂酒和武穴佛手山药酒的讨论热烈展开。秦玮结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喜好,提出将广济药业文化与文创产品结合的创意,如设计带有李时珍、岳家拳元素的盲盒药瓶。他的奇思妙想,让老同志们眼前一亮,现场气氛愈发活跃。原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程飞龙笑着说:“小秦,你这脑袋里装着新时代的金点子啊!”
返程车上,“流动座谈会”如火如荼。秦玮熟练地操作着平板电脑,将老同志们提出的文旅发展建议分类整理,还制作了简易的思维导图。他分享道:“我觉得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把老同志们的想法做成系列科普视频,既能宣传武穴文化,又能吸引年轻人关注。”看着他自信地阐述观点,我感受到年轻一代对家乡发展的热忱与担当。
车过长江大桥,武穴的灯火渐次亮起。秦玮望着窗外,眼中满是憧憬:“周老师,这次跟着老前辈们学习,我收获太大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是我们年轻干部最好的榜样。以后我一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把他们的经验传承下去,为武穴发展出一份力。”
这次锦里沟之行,不仅是一场文旅考察,更是一次跨越代际的思想交流与精神传承。我与秦玮,一位是退休后仍心系家乡的老同志,一位是朝气蓬勃、充满干劲的年轻政工干部,在旅程中相互学习、彼此启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武穴这座城市的文旅发展之路,定会越走越宽广,那座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心桥”,也将愈发坚实璀璨。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