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作者简介:
萧祖能 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青年从军,执笔为戈,历任连队文书、营部书记、师政治部宣传科报道员,勤于海防前线锤炼文心,军旅笔墨常现各类报刊杂志;退伍后深耕政工领域,持高级政工师职称,主政大中型企业党委书记,二十载耕耘自成章法;公门履职亦未辍翰墨,时评政文常见诸报端;花甲归林不改书生本色,执掌萧山区老干部诗词协会秘书长,融身省市区等各类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散文诗词过百篇散见主流媒体,字里行间咏颂家国情怀。名曰:瞬逝戎马铸忠诚,一纸翰墨绘丹青。

明前茶采摘
散文:明前龙井
作者:萧祖能 - 杭州
清明前的龙井,向来被供为上品。我不谙茶道,却也晓得这"明前"二字的分量。大约因了那嫩芽未经烈日之苦,又沾了早春的露水,便格外地矜贵起来。
江南的茶农,清明前后是最忙碌的。天色微明,便已蹲在茶树前,手指在枝叶间翻飞,如蜻蜓点水般摘下那两叶一芽。我见过一个老茶农的手,指甲缝里嵌着青黑的茶渍,怎么也洗不掉,倒像是茶树给他盖的印。他笑道:“这颜色,比什么勋章都实在。”
茶商们早早在山下候着了。他们穿着体面,皮鞋擦得锃亮,与满脚泥的茶农恰成对照。交易时,双方都显出十二分的精神,一个夸自己的茶如何"形美色翠,香郁味醇",一个则挑剔“火候稍过”、“品相不齐”。然而讨价还价间,眼睛却都亮得很,彼此心知肚明:这明前的嫩芽,转手便是数倍的利润。
城里新开的茶室,悬着"明前龙井"的招牌,价格高得令人咋舌。几位西装革履的客人正襟危坐,小口啜饮,不时发出“好茶”“极品"的赞叹。我疑心他们未必真尝出什么门道,不过是买了个“雅”字罢了。那茶室老板立在柜台后,面上堆笑,心里大约在盘算今日的进账。
偏是那不识趣的小伙计,将泡过的茶叶倒进垃圾桶,被老板瞥见,顿时招来一顿痛骂:“这是明前龙井!明前!你知道多少钱一斤吗?”小伙计诺诺连声,心里却想:再贵的茶叶,泡过了不也是渣滓么?
我想起古书上说,茶乃清雅之物。而今这“清雅”二字,竟也按斤论价了。
茶还是那茶,人却不是那人了。
2025年4月5日凌晨于杭州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雨巷文学编辑部
主任:韩菜菜 (主编)
副主任:陈英玲(主编)
本期编辑:韩菜菜
2025年 4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