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农民赵美吾 (电视新闻)
勇做时代新农人
记者 苏明君 赵冰杰 王立志 (山东)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中桃花始盛开。
进入四月中旬,莱西市南墅镇1万多亩的桃花谷,桃花争奇斗艳,踏青赏花的游客蜂拥而至,在这“世外桃源”花的海洋里,有一支来自南墅镇萌山村的疏花疏果技术专业队,每天都忙碌在花海中格外引人注目,成为“桃花源”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从4月10号开始,赵美吾和他的30多名青岛美吾果蔬专业合作社社员们,就开始疏花疏果忙了起来。除了忙当地这1万多亩的疏花疏果,还要抽调一部分合作社技术人员,到招远、莱州、莱阳、即墨等市去帮忙。
上一批从云南、贵州刚回来,这一批技术队人员又要出发。赵美吾说:“果业生产从开花开始就忙了起来,一直能忙到十月下旬。不过,一年3万多元的收入,他们干得还蛮起劲。”赵美吾笑着和我们解释说。
今年67岁的赵美吾,看上去还是那么地雷厉风行,腰板很硬朗。他从1979年高中毕业,回村干起果业技术员开始,就对山区果业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南墅镇是典型的山区乡镇,一眼望去,山连山、山靠山、山环山。虽然粮食生产不咋地,但提起果业生产,在胶东半岛也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十八九岁的赵美吾,从干上生产队果业技术员第一天起,就好上了这一口。
山区特有的困难条件,也让他从小养成了一种不怕困难、不服输的奋发向上毅力。有时为了弄清一项技术,他能背着地瓜、饼子和地瓜干,一天翻过三四座大山外出求学、求技术。
也就是凭着这一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在生产队的五六年,硬是参加了中国农科院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和青岛市高素质农民培训,成为当地一名响当当的“土秀才”。后来还成为山东广播电视农科频道县级联络站的站长。
‘ 1984年,农村推行大包干后,赵美吾发现,大包干在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但一些大户盲目承包桃园,农村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种植发展桃园,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技术严重断层。
技术人员根本人手不够,大山外的技术人员,又一时半会调不进来。一时间,山区果业的粗放管理,质量上不去,产量也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山区桃子、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年轻好学的赵美吾,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坐不住了,自掏腰包参加“中国农科院农业农村产业技术人才”培训和“青岛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先后顺利取得了资格证书。
在此基础上,他抓住全国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东风,快速注册成立了?自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岛美吾果蔬专业合作社。专门为山区和邻县市的桃园、果园进行技术外包服务。并积极申请,成为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莱西联络站站长。
有了这些“头衔”,赵美吾和他的技术服务团队,外出服务就有了“名堂”。青岛美吾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赵美吾:“一开始先从邻县市莱州、平度和招远做起,然后向蓬莱、莱州,即墨、崂山等地发展,再以后,到贵州、云南去服务。”赵美吾自豪地告诉我们。
赵美吾还告诉我们,外出进行‘‘保姆式’’技术服务,当然是挣钱的。但是,还是我们挣得少,农民赚的多。我们能给老百姓管理好了,老百姓的收入就更大,让老百姓多得到实惠。”每年120多万元的技术承包费,让合作社社员越干越有劲。
年年岁岁今犹在,桃花依旧笑春风。他们青岛美吾果蔬专业合作社,如今还被评为“中国质量信用3A级示范社”,赵美吾本人也连年被山东省电视台农科频道评为“优秀站长”和“十佳站长”等荣誉称号。目前,他们合作社常年代理着胶东半岛10多个农场桃园和果园。成为名副其实的“上班族”。
从去年开始,他们合作社还推行了产供销一体化服务模式,加速了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莱阳市谭格庄镇河南村桃园经理于涛告诉我们:“这个果园能有30多亩,一亩地能出8000多斤果,这30亩地就能收入六、七十万元。这么好的收入,也是全靠莱西美吾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才能有这个好收成。每年农场缴足一亩地四五千块钱技术管理费,不用自己担心,还是划算。”
今年62岁的山里吴家村妇女吴英莲告诉记者“我这跟赵美吾干了20多年了,一天一百来块钱,一个月三四千块钱。这个老板挺好的,技术也挺好的,在我们这周围挺出名的。” 现在,赵美吾这个果树技术队队员,发展到30多人,年人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近几年,他们还在青岛、莱西两级派驻的第一书记扶持下,服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实力进一步增强,他们服务农业产业化的信心也更足了,干劲也更大了。
青岛美吾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赵美吾:“下一步,我们计划凭借过硬的技术含量,要走出山东,走向国外,这也是我们合作社的愿望和理想。”谈起这些,赵美吾很有信心。
(图片由记者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