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桑恒昌作品
☘️《 诗的味蕾 》
诗人和诗
散养的最好
圈养的多是
非禽即兽
诗人怀一颗
野生的心
诗意在里面
大闹天宫
与天地对话
于股掌之上
扑捉残星之光
反复烹调诗句
满汉全席
千奇百怪的味道
味蕾才是
难调的众口
诗人有根有魂
有故乡
也有祖国
祖国是
放大的故乡
故乡是
袖珍的祖国
❊ ❊ ❊ ❊ ❊ ❊
🌹【吉特赏析】
《诗的味蕾》以独特的比喻和生动的意象,将诗人与诗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而富有诗意的描绘。作者巧妙地提出“诗人和诗,散养的最好”,这一观点新颖且富有哲理,暗示了诗人应保持自由、不羁的创作状态,如同野生动物般自在,反对拘泥于形式或框架的“圈养”。“诗人怀一颗野生的心”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激情,以及他们与天地对话、捕捉生活细微之美的能力。将诗意比作“大闹天宫”,不仅描绘了想象力的无拘无束,也体现了诗人敢于挑战现有规则与界限的勇气。“反复烹调诗句,满汉全席,千奇百怪的味道”,则形象地说明了诗歌创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首诗都是诗人精心烹饪的艺术佳肴,满足着不同味蕾的需求,尽管“味蕾难调众口”,却也体现了诗歌艺术的独特魅力。最后,诗人与故乡、祖国的关系被巧妙地比喻为“袖珍”与“放大”,既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的紧密联系,也寄托了对更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根源的深情回望。作品通过对诗人与诗之间关系的诗意探讨,展现了对文学创作自由与深度的追求,以及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感悟。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