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送糕:传统习俗的温情与新生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云中鹤
在湖北省武穴市,春天为新生儿送“糕”是一项古老而充满温情的传统习俗,它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段岁月的记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一习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起源于中原地区和黄河流域,与古代的祭祀活动、节日庆祝和农业文化紧密相连。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送糕与节日祭祀和庆祝活动紧密相关,人们在特定的时节制作糕点,用于祭祀神灵和祖先,祈求丰收和平安。
除了武穴的送糕习俗,中国其他地区也有着各具特色的送糕传统。例如,在洛阳地区,中秋节前后,娘家会给已出嫁的女儿送蒸熟的枣糕和嵌有红枣的花馍,这一习俗被称为“送糕”。这种送糕习俗源于对女儿的关爱和祝福,希望她在婆家生活甜美,地位稳固。在陕西咸阳,重阳佳节则有给女儿“追节送花糕”的习俗,尤其是新婚女儿的花糕更为讲究。这些花糕通常呈塔形,用面饼分层垒成,层间以大枣、核桃撑托,寓意生活甜蜜、红红火火。
这一习俗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二年春季,即2月至3月期间举行。精心挑选的糕点,如细腻香甜的云片糕和松软可口的松糕,不仅口感上乘,更寓意着“步步高升”和“甜甜蜜蜜”。在农村,送糕的场景温馨而热闹,送糕者若逢家中有人,便会满面笑容地将糕点亲手递上;若无人,则会将糕点挂在门口,那份祝福无声却真挚。
武穴云片糕作为当地的特色糕点,自然深受武穴人的喜爱。它以优质的糯米、白糖和猪油为主要原料,经过精细的制作工艺,形成了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武穴云片糕色泽洁白如雪,片薄如纸,质地滋润细软,香甜可口,具有浓郁的猪油香和糯米的清香。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品,更是武穴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和对传统习俗的传承。
在当地,送武穴云片糕不仅是对新生儿的祝福,也是对亲朋好友的一种情感表达。无论是节日庆祝还是日常走访,一份精心包装的武穴云片糕都能传递出深厚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即使在现代社会,送糕习俗的形式有所变化,但武穴人对云片糕的喜爱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依然不变。
未来,无论送糕习俗以何种形式存在,武穴云片糕都将继续作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传承着武穴地区的文化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珍惜这些传统习俗,同时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它们的变化,让它们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活力和意义。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