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微生活》微友之歌
兴凯湖起波澜,微生活大景观
——贺《兴凯湖微生活》平台创办七周年
特约作家于新鸿
2025年4月22日,是《兴凯湖微生活》平台创办7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平台白手起家,向好发展,兼具新闻、文学、评论、旅游平台等诸多功能,清新亮眼,光彩夺目,以鲜明特点辐射到全国各地,影响力越来越大,美誉度越来越高,是黑龙江省鸡西市个人自办新媒体的一个不凡楷模。
著名摄影家、书法家马广祥题字
《兴凯湖微生活》平台是一个公益性质的平台,坚持无偿报道时政要闻和百姓生活;是一个有规模的平台,目前会员达到500人;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平台,从黑龙江省拓展到广东省,申请入会者呈络绎不绝之势;是一个机构完善的平台,几年来运营顺畅,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兴凯湖微生活》平台掌门人王夫总编辑从杏花煤矿井下工人起步,先后在矿团委、党委宣传部、组织部、工会工作过,凭着对新闻和文学的深沉热爱,四十三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是一个合格的新媒体人,开拓型的新媒体管理人才,受到各方面的交口称赞。
我是《兴凯湖微生活》平台的副总编辑和特约作家,与王夫总编辑性格上有相同之处,因共同爱好文学走得很近,可以说是文友里的朋友,朋友中的文友,虽然南北一方,却经常联系,说说心里话。他是真诚、率直和容易相处的人,我被他的上进心、执着精神、勤勉人生的态度所感动。
大讲堂有缘相识
2023年7月上旬,我加入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只有几个月,到鸡西社科大讲堂去听《雪花》杂志编辑部主任滕范杰老师的《鸡西饮食文化与鸡西人性格》讲座,午餐时,有缘与王夫总编辑坐在一起,饭后他做起了自我介绍,并把平台特约摄像师刘凤海推荐给我,相互留了电话,加了微信,他给我的第一印象很热情。
作者(右四)讲座时合影留念
7月21日,我在鸡西社科大讲堂作《新时代视角下鸡西红色旅游文化》讲座时,担任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的王夫总编辑亲自率队,副秘书长兼《兴凯湖微生活》平台外联部部长刘桂凤、特约摄像师刘凤海等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热情提供摄像、报道等服务,第一时间在《兴凯湖微生活》平台给予了积极推介,让我备受感动。
红色文化宣传快手
王夫总编辑对红文化情有独钟,第一时间报道了《发扬民族精神——传承历史文化》《对鸡西文化发展的梳理与传承》《抗联在鸡西的光辉历程》《鸡西老地名暨红色地名观澜》《鸡西北大荒精神》《鸡西京剧团的前世今生》《小夫说鸡西矿山文化》《倾情守护古遗址——记鸡西市恒山区柳毛乡小四平山古遗址守护人王友》《红色画家郭文华到森之源博物馆参观记》《走近著名作曲家李景忠》和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市作协、市收藏家协会、市摄影家协会等相关新闻。同时,他还密切关注百姓生活,写出了《春节前的杏花集市》《鸡西矿工的衣食住行》等作品。
王夫发表在《北疆名人》报上的专访稿件
平阳镇同访金秋
2023年10月中旬,恰逢一年好时光,我邀请王夫总编辑和鸡东县文化爱好者任继福、鸡西市摄影家袁安良到鸡东县平阳镇采风。在镇党委书记卢剑锋、镇办公室主任江立平的陪同下,尽情饱览美丽乡村和喜人丰收景象,参观了全省“最佳民族示范村”河南朝鲜族村、百年八角楼、永长村农民文化室。以《金秋十月走平阳》为题,报道了平阳镇打造有机农业镇、宜居小城镇、文化品牌镇、生态旅游镇“四镇”,建设健康平阳、和谐平阳、亲商平阳、党建平阳、廉洁平阳“五平阳”的做法,引起积极反响。这次采风,深入田间地头,接触农民朋友,不仅实地感受了农村现代化建设成就,也加深了同行者的感情。
作者和王夫、任继福在平阳河南朝鲜族村采风
参观百年八角楼
参观水长村农民文化室
微生活文化之旅
2023年12月5日,王夫总编辑邀请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作协、收藏、摄影、书法、美术等文化界人士,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兴凯湖微生活》文友文化之旅交流活动。他是一个很注重细节的人,先做出了《活动策划方案》,在大的环节、小的细节上做以周密安排。一行人参观《兴凯湖微生活》平台工作室后,王夫总编辑向平台新聘任人员颁发了副总编辑,特约作家聘任证书。书法家郭恒江向王夫总编辑赠送了两枚篆字章,和献了“兴凯湖名扬天下、微生活才誉神州”墨宝。大家在市图书馆门前合影留念,参观了鸡西风情版画展、鸡西文学馆、鸡西林口书画交流展暨李伟师生作品展,以及黑土壮歌——鸡西近现代史展厅,并进行了其它交流活动,这是近年来鸡西市民间开展的一次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影响较大的文化交流活动,平台以《书香墨气长精神》为题做了报道,展示了新媒体昂扬向上的风貌。
参观《兴凯湖微生活》工作室
书法家郭恒江(右二)为王夫赠送篆字章剪彩
王夫为作者(右)颁发副总编辑、特约作家聘任证书
书法家郭恒江赠送墨宝
鸡西文学馆参观
合影留念
几十年义务记者
王夫总编辑把无偿宣传报道作为分内之事,在他的心里已经常态化,既不图名,也不为利,有时还要搭上点费用。自创办《兴凯湖微生活》平台以来,义务采访不下百次,累计发表原创作品7000余篇,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喜闻乐见的诸多看点。
2023年12月,由王夫总编辑和女儿王博合著的《回望》文集与文友见面,该文集回顾了王夫总编辑走过的40多个春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千锤万凿出深山的干劲、才上高峰又攀登的拼劲,扎根新闻事业的艰辛过往,用编年的体例、宽广的视野、真实的笔调、无私的情怀、不变的初心,还原了40余载甘当煤矿业余记者、特约记者的酸甜苦辣,特别是展示了从新媒体角度助推鸡西发展、回报家乡父老的心路历程,既是四十载沥沥心血的凝聚,又是对家乡父老和文友的热情馈赠,填补了鸡西市业余新闻工作者出版纪实版新闻合集的空白,为鸡西市新闻发展史、文学创作史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回望》(二)是《回望》(一)的姊妹篇,是对《回望》(一)的拾遗补缺,也已出炉。目前,他和女儿王博正在着手对《回望》(二)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准备在今年年末前再版。他的女儿王博于2013年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应聘到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惠外学校任教,与父亲一起诠释了对文学的爱好和理解,延长了家庭文脉,传为佳话。
王夫总编辑古道热肠,他在做好新媒体业务的同时,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品牌大米、森之源绿色食品等企业义务做公益性宣传,帮助小微企业纾解困难,增加他们的收入。他在家乡鸡西还踊跃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受到社区领导的好评。
王夫为惠州志愿者主讲《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公益讲座
他于2023年1月到广东省惠州市定居后,也积极参加街道和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环境整治义务劳动,为惠州市志愿者主讲《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的公益讲座,受到大家的欢迎。
南北方文化使者
王夫总编辑接受新事物快,从东北到南方,克服气候、语言、生活习惯等带来的不利因素,广结文人墨友,醉心文旅游历,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既有《再次走进东坡园》《再次走近苏东坡祠林婆酒肆》《苏东坡祠的东坡井》《具有五个主题的景园》《东江沙公园》《走进惠州沙生植物馆》《惠州白鹭湖的魅力》《“东方夏威夷”小径湾》《走进惠州祝屋巷》《迷人的圆明新园风景》《浪漫的珠海香炉湾》《多功能的河源文化广场》《走近赤岗古村落》《走进将军故里,缅怀革命先烈——参观叶挺将军纪念园》这样的名胜古迹游记,也有《画与诗的融合着——访东坡诗意画家梁力文》《赓续与回响——当代帖学十四人作品赏析》《我走近了古筝音乐》《广东惠州二胡演奏家谭英东讲座二胡演奏技术》等新闻报道,还有《王夫为惠州志愿者主讲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的倾情奉献。
王夫惠州乡村采访
王夫在惠州采访东坡诗意画家梁力文
王夫和惠州部分文化名人合影
《东坡惠州品荔群雕》《惠州植物园掠影》《惠州十里银滩掠影》《惠州丰湖书院掠影》《广东河源客家小镇掠影》《广东河源巴伐利亚庄园掠影》《再拍惠州金山湖公园》《再拍惠州风诸园》《广州沙面人才休闲岛掠影》等摄影作品带给了我们视觉上的冲击、美的享受。
王夫在惠州宣传鸡西版画艺术
身在惠州,不忘家乡人,家乡事,《马广祥如歌岁月——鸡西主题摄影作品展萤屏观感》《文学版鸡西矿区史——喜得李叔亮所著<心路>一书有感》《您真的走了吗——为缅怀作曲家李景忠而作》《为草根作者郭淑英找读者》《家乡味道》《这里没有秋天》等作品敞开游子心扉,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令人动容。
他在2024年年初去往惠州的路上,写下了《再次离开家乡》,“我的家乡是祖国的边陲小镇,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工作在这里,我的根已深深地扎根在这块黑土地”。“我要不忘初心,做南北文化交流的使者,把肃慎历史文化传播到南国他乡”。在《梦回故乡》里写到,“车轮滚滚,我的双眸似乎呈现了浩瀚的兴凯湖,耳畔想起了《乌苏里船歌》,梦中见到了深情厚谊的文友,在一起真诚的交流”。在《他乡过端午》等作品里,无不流露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家乡人到了惠州,他盛情陪游和导游,亲自烹饪了东北菜,包了酸菜馅饺子,可见一斑。
有付出就有回报,王夫总编辑到现在已累计在《鸡西日报》《鸡西矿工报》,鸡西人民广播电台、鸡西电视台,《黑龙江工人报》《中国煤炭报》《工人日报》主流媒体和《兴凯湖文化在线》《穆棱河作家在线》《文学百花》《兴凯湖微生活》《乌苏里江微生活》网络媒体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曾被鸡西多家新闻媒体聘为特约记者和授予优秀特约记者荣誉称号。
兴凯湖,起波澜,微生活,大景观。《兴凯湖微生活》平台带给人们的是全新的视角和满满的正能量,这是它能够走下去、走得远、走得好的根本保证,愿王夫总编辑驰骋南粤大地,事业长虹。
作者简介
于新鸿,1965年8月生,汉族,中共党员,鸡西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鸡东县作家协会主席,鸡西地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鸡西市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兴凯湖微生活》平台副总编辑,特约作家。
曾任鸡东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鸡东县委老干部局局长,鸡东县人大常委会常委四级调研员。2020年12月退休。
创作的《红灯记》续集(中篇小说《铁骨梅风》)在《雪花》杂志和《兴凯湖微生活》连载发表,参与编撰《鸡西大冷面》摄影画册。